地主,借口佃户杨白劳积欠地租,于腊月除夕,逼杨将女喜儿顶租,逼写文契。杨悲愤自杀,黄命爪牙穆仁智抢走喜儿,使喜儿在黄家饱受凌虐。黄夺回王家租地,驱逐王大婶母子,又伺机将喜儿奸污。阴谋将喜儿转卖于人贩,张二婶计救喜儿逃走,黄追之不及。借村人迷信,制造“白毛仙姑”降灾谣言惑众。终于受到严惩。
陈强介绍:
陈强,1918年出生,原名陈庆三,籍贯河北宁晋徐家河,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曾出演歌舞剧《白毛女》中饰演恶霸地主黄世仁,因以精湛演技刻画黄世仁凶残丑恶的嘴脸而一举获得成功。后在《留下他打老蒋》、《桥》等影片中饰演角色。在影片《红色娘子军》中饰演地主南霸天,于1962年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1964年获印度尼西亚第三届亚非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陈强不仅擅演反派角色,还参加拍摄多部喜剧片。如《三年早知道》、《父与子》、《瞧这一家子》等。2012年6月26日21时38分陈强在京逝世,享年94岁。
喜儿的父亲,勤劳,忠厚,善良,租种地主黄世仁的田地。与女儿相依为命,与大春一家是邻居,两家商定为喜儿和大春完婚。因为交不上租子,还不了债,不得不离家出去躲帐。大年三十的深夜,地主就派穆仁智来逼讨租债,强逼杨白劳在喜儿的卖身契上按了手印。杨白劳痛不欲生,回家后饮盐卤自尽。
张守维介绍:
张守维,男,辽宁省葫芦岛市人。著名表演艺术家,戏剧教育家。解放区新歌剧以及电影《白毛女》中杨白劳的扮演者。张守维,著名表演艺术家,戏剧教育家,第一位饰演“杨白劳”的演员,在歌剧和电影《白毛女》中分别演过王昆和田华的“父亲”。是他的表演让“喜儿爹”的形象深入人心。当年,受一首歌曲和一本书的激励,他只身奔赴延安寻求真理,后成为“鲁艺剧团”的著名演员;解放初期,为了心中挚爱的戏剧事业,张守维辞去省文联主席的职位,专心于戏剧教育;他饰演角色的电影不仅摘得国际电影奖项而且久映不衰。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胡朋介绍:
<p>胡朋(1916~2004.12.28)女,演员,原名初韫诚,山东莱阳人。幼年随家迁居北京,高中毕业后到上海正风中学任职,并参加救亡演剧活动,1938年到延安,先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到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开始了其艺术生涯,出演了《丰收》、《放下你的鞭子》、《日出》、《雷雨》等剧。1949年被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其银幕处女作是《钢铁战士》,并因此获得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个人一等奖,同年又参加了《白毛女》等片的拍摄。1952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出演影片《智取华山》、《土地》等。1955年进北京电影学院表演训练班学习, 1958年毕业后,调到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话剧团担任艺术指导,被授予上校军衔。</p><p>此后她拍摄过《深山里的菊花》、《战上海》、《回民支队》、《槐树庄》、《烈火中永生》等影片。胡朋擅长扮演善良、坚强的农村妇女和“革命母亲”的银幕形象,是解放后银幕上深受观众喜爱的“老太太”,同时其演技的功底也非常突出,在舞台上经常扮演各类反差极大的角色。胡朋在《回民支队》中扮演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p>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管林介绍:
<p>管林,女,1922年1月生,河北省安新县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声乐教授,表演艺术家。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38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冀中军区火线剧社。以音乐、戏剧为武器以爱国主义为主导,宣传教育组织群众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1940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1944年随西北战地服务团回延安,进鲁艺音乐研究组任研究员。主演了多种不同形式的剧目如《锁着的箱子》(前苏联话剧)、《女游击队员》、《拴不住》、《纺花车与枪》、《合作社》、《松花江上》(原京剧《打渔杀家》)、《夫妻识字》、《青年进行曲》(四幕话剧)等剧目。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北京。参演了(前苏联话剧)《莫斯科性格》,中国话剧《胜利波长江》、歌剧《长征》,并被特约饰演电影《白毛女》张二婶。1955年跟苏联声乐专家吉明采娃系统的进修声乐。之后便演出了欧洲古典著名歌剧《茶花女》饰演女主人公薇奥列塔,相继又主演了《货郎与小姐》(前苏联喜歌剧),此外还主演了中国歌剧《两个女红军》、《红湖赤卫队》等剧目,及独唱音乐会众多曲目。六十多年从事表演艺术生涯以来,共创作了数十个不同的人物形象。1963年调任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兼声乐系主任、教授,并被选为辽宁省文联常委、省音协副主席。在十数年的声乐教学中,对声乐艺术的演唱到声乐教学体系进行了思考。尤其1981年调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任研究员十数年中,把对音乐艺术的思考付诸于文字。</p><p></p><p>主要声乐专著有《论声乐训练》、《音乐艺术的民族风格》、《声乐艺术知识》、《中国民族声乐史》,以及众多声乐论文、评论等文章。在古稀之年仍以雄厚的声乐基本功,举行了多次独唱音乐会;在抗战胜利50周年及晋察冀边区成立50周年纪念会上,以雄浑、激情、哀怨婉转的歌喉演唱了30年代名曲《松花江上》、《铁蹄下歌女》、《黄河怨》等曲目,受到热烈欢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