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狄波拉介绍:
狄波拉是香港著名的电影及电视演员,同时也是第一位香港小姐冠军,成为最当红的港姐。<br/> 狄波拉1973年成为香港小姐冠军后,之后代表香港参加亚洲小姐竞选比赛,获得冠军后加入香港丽的电视台(亚洲电视台的前身)做节 目主持人。1974年加入香港嘉禾电影公司当电影演员。1975年入香港TVB电视台演出《欢乐今宵》。1976年演TVB长篇电视剧《狂潮》而走红,1979年跟谢贤结婚,生有一子谢霆锋及一女谢婷婷。中英谈判期间,狄波拉与谢贤一家跟不少香港家庭一样,移民加拿大温哥华定居。其后,儿子谢霆锋回港发展之后,与家人返回香港定居。但不久即与谢贤离婚。离婚后,她在2000年于新加坡再与机师江耀城(绰号胡须Kong)注册结婚。<br/> 狄波拉祖籍上海,父母早年移居香港,她也因此成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名字颇有点洋味的狄波拉,其实并不姓狄,而是姓李,她的本名叫李敏仪。多才多艺的狄波拉早年曾就读于香港的英文书院,十多岁开始学习歌舞,并曾有过随歌舞团四处演出的经历。这段经历无疑为其日后在银幕上的表演打下了坚实的表演功底。<br/> 狄波拉生性豪爽,颇有点女中豪杰的味道,其机敏的反映和伶俐的口齿使得她日后成为一名银幕上的好演员、荧屏上的好主持。而在结婚后又相夫教子,成为娱乐圈中传唱一时的一段佳话。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黄沾介绍:
黄沾(JamesJ.S.Wong),1941年3月16日出生于广州,原名黄湛森,中国香港词曲家、作家、主持人、演员,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65年进入“丽的”电视台任主持,并开始做电影配乐工作。1968年黄沾创作了第一首歌曲《忘记他》。1973年黄沾撰写成人笑话集《不文集》。1974年自编自导的电影《天堂》位列该年香港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位。1978年黄沾填词的《誓要入刀山》、《倚天屠龙记》、《鳄鱼泪》入选香港电台“第一届十大中文金曲”。1990年在“第十三届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上获得“金针奖”。1994年凭借电影《梁祝》的配乐,获得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1998年他与顾嘉辉两人在香港、广州和东南亚地区举办了29场音乐会。2003年黄沾为梁汉文的专辑《03四季》写了他生平的最后一首曲作《情常在》,这首歌由林夕作词。2004年11月24日,因肺癌病情恶化抢救无效在香港沙田仁安医院去世,享年63岁。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石天介绍:
石天,中国香港影视演员、导演、制片人,新艺城影业公司三巨头之一(占股份的19%)。 1968年毕业于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演员培训所,专修电影技术与演技。1983年始任导演。 曾与黄百鸣、麦嘉组成名震亚洲的新艺城电影公司,拍出多部享誉中外,影响至今的优秀影片。<br/> 毕业后1973年主演了《桃李春风》、《北地胭脂》、《愤怒青年》等影片。1973年后相继在嘉禾、许氏以及台湾长弓等影片公司任演员。1978年参加拍摄《蛇形刁手》、《醉拳》等功夫片。1980年与麦嘉、黄炳耀合组奋斗影片公司,后扩展为新艺城影业公司。任演员、制片、导演。曾任香港影坛重要喜剧功夫片《最佳拍档》系列电影的制片人。成为导演后,《滑稽时代》、《欢乐神仙窝》、《追女仔》、《最佳拍档》、《搭错车》、《倩女幽魂》、《开心鬼》、《英雄本色》等著名的影片都是出自新艺城之手,身为老板之一的石天参与了其中幕前、幕后的工作。后来,他又涉足了房地产、金融投资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欧阳莎菲介绍:
欧阳莎菲,本名钱舜英,电影演员。1963年进入邵氏公司拍摄电影。70年代中期,除了邵氏公司,也在“协利”、“天宝”等公司拍摄电影。1981年,欧阳莎菲赴台湾定居,但任台湾中华电视台演员,期间也参加电影拍摄。欧阳莎菲塑造角色众多,演技也相当出众。1993年获台湾第三十届金马奖纪念奖。2010年8月3日因器官衰竭在美国盐湖城病逝,享寿86岁。<br/> 1940年考入上海金星影片公司演员训练班,次年参加《春水情波》的拍摄而初上银幕。1942年后在“中联”、“华影”参加拍摄《白云塔》、《燕迎春》、《教师万岁》、《火中莲》等影片。40年代中期以擅饰反派角色闻名,1946年主演中电摄制的“抗战间谍片”《天字第一号》曾创下当年最高票房卖座记录。是40年代大上海较为出名的电影明星。<br/> 1949年赴香港。50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期,先后在“泰山”、“远东”、“新华”、“华成”、“电懋”等香港多家电影公司拍摄电影并担任主要演员。1960年,因在电懋公司的影片《母与女》中的出色表演获第7届亚洲影展最佳女配角奖。<br/> 1963年,欧阳莎菲进入香港邵氏公司拍摄电影。1968年,凭借电影《烽火万里情》获得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70年代中期,除了邵氏公司,也在“协利”、“天宝”等公司拍摄电影。1981年,欧阳莎菲赴台湾定居,但任台湾中华电视台演员,期间也参加电影拍摄。欧阳莎菲塑造角色众多,演技也相当出众。1993年获台湾第三十届金马奖纪念奖。另,欧阳莎菲在1992年香港无线TVB经典电视剧《大时代》中饰演关彩(彩婆婆,即周慧敏所饰小犹太的外婆)。<br/> 2010年8月3日上午10点在美国盐湖城过世,享年86岁。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王羽介绍:
王羽原名王正权,1943年生,在就读上海体育学院时,曾获游泳比赛冠军。六十年代由沪赴港,进入珠海学院土木工程系就读。他对游泳、骑马与赛车等剧烈运动,不仅有浓厚兴趣,且颇为专精。这些都为他当武侠明星奠定深厚的基础。从影三十年,共拍了五十九部武打片,为新武侠世纪的第一位武侠电影红星。<br/> 1964年,香港邵氏公司开拍《虎侠歼仇》,公开征选男主角,王羽以优越条件当选。为了要演好片中“雷虎”这个角色,在武师指导下,悉心苦练武艺,因此在该片的演出颇获好评。王羽的演艺生涯,是红于一九六五年《江湖奇侠》。由于他身手矫健,在危险动作中也不用替身,为公司与自己开创一条古装武侠片的大道。其后,王羽在《独臂刀》(1967)中以惊人的武艺塑造出侠者的形象,写下香港电影票房的新纪录,突破一部影片收入百万元的大关,邵氏也从此在香港武侠电影市场中攻下一席之地。在片中,王羽用仅有的左手拿着父亲临终前所留下的断刀,使出一套刀出人亡,出神入化的独特刀法,为师门报仇,是一位有情有义的侠者。该片导演张彻认为,王羽并非英俊小生,也正因如此,使得他能摆脱胭脂味,加上身材高大,完全能表达导演所期望的“阳刚味”。王羽同时又兼具刻苦耐劳,反应又快之特质,使得他成为六十年代香港首席武侠小生。更值得一提的是,王羽曾是李小龙之前,香港明星中片酬最高、票房最好的武打明星。他曾与当时的红女星,有学生情人之称的林翠结婚,并育有一女王馨平。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罗兰介绍:
罗兰,本名卢燕英,1934年11月13日出生于中国香港,中国香港女演员,歌手。1960年,26岁的卢燕英被岭光制片公司签作正式演员,并被老板黄卓汉赠艺名罗兰,从此正式投身演艺圈。1971年,加入香港TVB综艺节目《欢乐今宵》。1976年,参演时装剧《狂潮》。1982年,参演的古装剧《新民间传奇》播出。1985年,参演喜剧电影《我愿意》。1986年,参演武侠剧《倚天屠龙记》。1991年,参演古装剧《蜀山奇侠之仙侣奇缘》。1993年,参演的惊悚悬疑片《七月十四》在香港上映,凭此提名第1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1995年,参演的武侠剧《神雕侠侣》播出。1997年,凭电影《七月十三之龙婆》获得第1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2000年,凭主演的电影《爆裂刑警》分别获得第1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第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女主角奖,及第5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女配角奖。2005年,效力TVB34年后的罗兰决定退休,不再与TVB续约。2007年,在叶伟信执导的电影《导火线》中饰演马军母。2012年,出演电视剧《OnCall36小时》。2016年,出演电视剧《一屋老友记》。2018年,被岭南大学授予荣誉院士。2020年,参演的电视剧《杀手》开播。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吴家骧介绍:
吴家骧(1919年7月7日-1993年3月20日),香港男演员、导演、编剧,曾获第4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br/>吴家骧生于北京,在湖北汉口长大,曾就读汉口市立高级职业学校纺织科。1937年,他与后来成为作家的吴若组织“雷雨剧社”、“骆驼文艺社”,于湖北各乡镇巡回演出、演讲,宣扬抗战,而后他毅然弃学从军。之后他在重庆与剧团取得联系,并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1941年袁丛美奉命导演抗日片《日本间谍》,吴家骧身兼演员、道具负责人。<br/>1945年底吴家骧赴港,在永华等多家公司拍片,并于1949年起兼任副导演。1957年9月,吴家骧加入电懋,演出之外,还执导了第一部作品《人之初》。1965年他转投邵氏,导演《千面大盗》等片,还于1966年以《金玉奴》夺得金马奖最佳男配角。<br/>1980年,吴家骧赴台湾,签入中视,成为电视演员。1993年3月20日,吴家骧病逝香港,据称他晚年经济拮据,遗下妻子与尚在澳洲念书的儿子,后事处理都成问题。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金帝介绍:
<p>1933年1月28日出生,北平磁县人,原名程世英,父亲是国民革命军军长。1948年赴台旅行,时值国共内战,遂滞留台湾并从军。曾参与1949年的古宁头战役和1958年的八二三炮战,在军中任职康乐队,1960年退役。七十年代开始演出香港电影,参演了《迷你老爷车》(1971)、《猛龙过江》(1972)、《花飞满城春》(1975)、《酒帘》(1976)等视频,是七十年代在香港活跃的性格演员,在《猛龙过江》的演出尤为知名。1977年自组公司,自导自演了以香港娱乐圈为题材的喜剧《蛇鼠一窝五台山》,惟于香港送审遭禁。翌年重剪及易名《丑闻秘闻奇闻》(1978)仍不获通过。1980年,他在台湾加入中华电视公司,曾演出《虎山行》(1980)、《秋蝉》(1982)和《万家灯火》(1983)等电视剧。2016年4月16日病逝台北。</p>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郝履仁介绍:
郝履仁出身“警官学校”,毕业后曾长期居住山东省,做过山东省政府属下的实习员,为誉称“韩青天”的军阀韩复渠站过堂;后来在香港“永华片场”任警卫,进而参予拍摄电影,银幕处男作国语文艺片《黄花闺女》(1957年3月 公映);息影作粤语文艺片《死亡塔》(1981年3月 才公映),演出80多出香港及台湾省的国语及粤语电影 。晚年居住在香港新界西贡大埔仔,喜欢饮酒及写作。郝履仁在1978年4月18日(星期二)因肺肿,于九龙伊利沙伯医院病逝,享龄66岁,遗下3位女儿,由于只有一位女儿在香港,导演李翰祥负责办理后事,遗体移至世界殡仪馆;1978年4月23日(星期日)下午1时出殡;遗体在1978年4月23日(星期日)移交歌连臣角火葬场火化。 郝履仁的电视遗作是香港电台的《狮子山下》之“帮帮忙”,郝履仁饰演一位孤苦无依的退休艺人,与一群狗为伴,后来认识小乞丐(童星陈宝祥饰演),两人相依为命。1978年6月28日(星期三)晚上9时在香港佳艺电视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