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陶虹介绍:
陶虹,1972年1月15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中国影视女演员,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原国家花样游泳运动员,全运会冠军,世界杯集体第5名,202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3年,出演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于北蓓一角进入影视圈,1997年,她主演的电影《黑眼睛》获得第10届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第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女演员奖,第1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1998年,进入在中央国家话剧院工作。1999年,在《春光灿烂猪八戒》的拍摄中与主演徐峥喜结良缘,结为夫妻,同年,主演电影《美丽新世界》获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2001年,主演电视剧《空镜子》,获得第2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女演员奖和第23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女主角。2002年,获第2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女演员奖。2003年,获第22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2008年,主演的电视剧《春草》获得2009东南影视风云榜最受欢迎女演员,北电影视盛典最受欢迎女演员。2009年,获第九届电视电影百合奖“电视电影十年观众最喜爱的剧情类电视电影女演员奖,第27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建国60周年突出贡献奖。2019年11月,凭借电视剧《小欢喜》获得第26届华鼎奖中国百强电视剧最佳女配角奖。2021年10月,参演话剧《直播开国大典》。同年参演电影《峰爆》和《我和我的父辈》。2022年,监制并主演电影《被害人》。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耿乐介绍:
耿乐,中国内地年轻男演员,拍摄电影较多的一位,据称很多导演的处女作请他担纲就是看中了他那张轮廓硬朗的脸和独特的表演感觉。 <br/> <br/> 199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国国家话剧院,签约于北京拾捌文化经纪有限公司。<br/> 耿乐是中国内地年轻男演员拍摄电影最多的一位,也是最擅长饰演边缘人物的一位演技派演员,他的表演跳脱了学院派固定的表演模式和风格,形成了个人自然、平民又极具个性张力的风格。而他亲切、随和及审美的生活态度,也使他成为演艺圈内行事低调却人缘极好的"另类人物"。<br/>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那个有火性的男孩子,被公认为是在影视作品上佳表现的著名偶像派明星。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英壮介绍:
英壮的父亲是一名建筑学教授,母亲是建筑工程师,后来父亲在“文革”中遭遇迫害,家里的生活也就每况愈下。为了填饱肚子和照顾妹妹,年幼的英壮经常跑到建筑工地去偷一些铜铁到废品收购站变卖,然后给自己和妹妹买包子吃。英壮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被分配至北京某研究所做工程师,当过一家电脑公司经理。后在堂兄英达帮助下,闯入影视界。英壮到北大的目的是想接受正统的高等教育,抱着振兴中华和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坚定思想,一心想好好学习,他的目标至少是出国,再学好了成为一个科学家。也没有跟英达瞎掺和的意思。但命运和机缘还是使哥俩走到了一起。英壮在二考时才赶到英达的招考现场,现场正在考表演。一个地理系的男生正在应考。此人虽年仅18,却面相老迈。英达给找了一段《茶馆》“老汉卖女”的戏让别的考生演。也不知是有意无意,他让英壮帮着搭戏,搭刘麻子的台词。这下正撞到英壮的枪口上。英壮在大型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担任编剧,并扮演“杨大夫”的角色。后还在四十集电视情景喜剧《候车大厅》及《候车室的故事》中担任总编剧、导演、主演。<br/> 《我爱我家》作为我国首部大型情景喜剧,深受观众喜爱,它的剧情、人物可谓是家喻户晓,可是它的幕后创作却是鲜为人知的。1993年,英达、英壮和梁左三人为了《我爱我家》的剧本,找到北京郊区的国管局招待所进行封闭创作。10天左右回一次城,吃的都是普通饭菜,最好的可能就是炸酱面;三个人住在一个大房间里,除了吃饭就是谈剧本,没有任何干扰,完全是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在创作《我爱我家》的这10个月中,他们三人几乎没怎么休息过,夜以继日地干,精益求精地“磨”。<br/> 身为英达堂弟的英壮,从小到大,几乎都是在哥哥的关怀和帮助下成长的。大学期间,英达“利用职务之便”,将弟弟英壮招入自己创办的北大话剧社,开始带领英壮走入戏剧创作的道路。后来,英壮所在的公司破产,在生活没有着落之际,哥哥英达又将他带进《我爱我家》的策划团队,从此他便与情景喜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哥俩一起奋斗那么多年,英达成为了中国情景喜剧之父,而英壮却可悲地被淹没在英达那高大的身影后,他似乎没有得到他理应得到的更多荣誉。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那威介绍:
那威,内地演员,毕业后就职于美国IBM公司。现为电视主持人,并偶尔“触电”。曾经对五子棋在中国的普及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被授予五子棋荣誉九段。<br/>那威是中国连珠的开拓者。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对连珠在中国的普及与发展,尤其是在北京地区的发展和推动,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中国连珠融入国际连珠行列,加强国际间交流交往做出很大贡献。中国连珠盲棋发明之一。先后编纂出版《连珠五子棋电视讲座》(初、中级)、《五子连珠十日通》等一系列连珠读物。 现任国际连珠联盟副秘书长、亚洲连珠委员会执行主席、国际连珠联盟中国事务部主席、那威五子棋俱乐部董事长。<br/>1992年10月三上繁太郎带领日本连珠代表团访华。拉开了中日五子棋(连珠)交流的序幕,现代五子棋推动者那威参加了在中国棋院首次举行的中日五子棋交流赛。[1]1992年曾战胜来访日本的棋手,引起震动。1995年7月,孤身赴爱沙尼亚塔林,参加第四届连珠锦标赛,获得B组第28名,这也是中国选手首次参加国际赛事。1999年8月,北京举办第六届世界连珠锦标赛后晋升为7段。鉴于那老师对中国连珠的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2002年10月,第一届北京连珠公开赛上,被授予名誉九段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