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风光演员表

添加角色
  • 张小云  张新珠 饰

    小当铺店主的女儿,年轻美貌,爱慕时尚,追求虚荣,只爱吃喝玩乐,既机灵又蒙昧。为了搞到钱购置时髦行头,她玩弄骗人伎俩,结果却被花花公子诱骗失身。

    张新珠介绍:

    张新珠,演员,曾经参与拍摄电影《都市风光》。

  • 李梦华  唐纳 饰

    囊中羞涩的青年文人,小云的追求者。他靠摘抄情书骗稿费为生,生活的愿望不过是追到美女,过上尊贵,体面的文化人生活,为此不断强装体面,用尽办法讨小云欢心,却不断被戳穿,落入更窘困的境地。

    唐纳介绍:

    <p>"唐纳(1914年5月7日—1988年8月23日),原名马季良,又名马骥良、马耀华。江苏苏州人,中国著名报人、电影评论家、记者和演员。唐纳是毛泽东的妻子江青的前夫。唐纳是马与佘其越(史枚)合用的笔名。有资料显示,唐纳可能是中共地下党员,“中调部”的高级情报干部 。唐纳早年就读于苏州私立树德中学、江苏省立苏州中学;193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34年秋进入上海艺华电影公司任编剧;1935年加入电通影业公司,主编《电影画报》;1936年与蓝苹(江青)结婚,后离异。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担任《大公报》的战地记者,奔走于东部战场。\r\n1952年在法国与安娜结婚,开办中餐馆;1985年9月,唐纳由国家安全部安排再度回国,自称打算写回忆录,请夏其言托人为他找历史资料;1988年8月23日,唐纳因肺癌在巴黎病逝。"</p>

  • 小云父  周伯勋 饰

    小当铺的店主,看似精明实则颟顸,因经济不景气,债务缠身,他风尘满面四处奔波却到处碰壁一筹莫展,遂以女儿的婚姻为代价企图靠有钱的女婿渡过难关,结果鸡飞蛋打。

    周伯勋介绍:

    周伯勋,陕西临潼人。1930-1934年在上海艺术大学,持志大学,复旦大学学习,同时加入左翼作家联盟,左翼戏剧家联盟和大道剧社。另有历史人物和书法家。

  • 王俊三  顾梦鹤 饰

    茶栈经理。是个胡涂无计,自私自利的纨绔子弟,财大气粗,挥霍成性,趾高气扬;同时也是个花花公子,专门玩弄女性。与小云结婚后不久,他投机生意失败,不得不丢盔弃甲远走他方。

    顾梦鹤介绍:

    <p>顾梦鹤(1904—1991)艺名莫凯,原籍广东番禹,出生于广州。1924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后从事美术及话剧活动。1925年在上海晨钟影片公司主演影片《悔不当初》。1926年在民新影片公司拍摄由欧阳予倩导演的影片《三年以后》时,任副导演兼演员。同年参加南国电影社,为南国社发起人之一。在影片《到民间去》、《断笛余音》中扮演角色,后因经济亏损,影片未能完成。1927年入长城画片公司任演员。1928年入中华歌舞团(明月歌舞团前身)任乐师兼演员。1934年入联华影业公司任演员,主演《秋扇明灯》等影片。1935年入电通影片公司任演员,拍摄过《风云儿女》、《都市风光》、《自由神》等影片。1935年5月初,青年歌唱家盛家伦,电通公司演职人员郑君里、金山、顾梦鹤、司徒慧敏和施超等六七人,组成小小的合唱队,经过几天练习,5月9日第一次将《义勇军进行曲》在上海东方百代唱片公司录音棚内(今徐家汇公园小红楼)灌成唱片发行,这张唱片的编号为34848b。后将录音转录到电影《风云儿女》胶片上。由于,他与郑君里、司徒慧敏都是广东人,歌声中夹杂着明显的广东语音。因此,他也是最早唱国歌的人之一。同年在中国舞台协会任话剧演员。1936年入新华影片公司任演员。抗战爆发后,到重庆从事话剧活动。1940年入上海丁丑剧社任演员。1942年入上海文滨沪剧团任编导,编导过沪剧《原野》。战后,入“中电”二厂任演员。1950年入上海中艺沪剧团任编导,导演过《大雷雨》、《白毛女》、《杨乃武与小白菜》等沪剧。1955年入上海人民沪剧团任导演。1980年他在《电影艺术》上发表了《忆田汉同志在【南国社】的电影创作》。他不仅是早期影剧明星,也是申曲(沪剧)时装剧发展的代表人物之一。</p>

  • 陈秘书  蔡若虹 饰

    王俊三的秘书,头脑聪明,业务熟练,却每天受不学无术而趾高气扬的王俊三驱使,早就心生不满,不甘居于人下。眼见王俊三投机失败破产在即,便与小云的婢女卷款私逃。

    蔡若虹介绍:

    <p>暂无</p>

  • 小云母  吴茵 饰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吴茵介绍:

    暂无演员介绍。

  • 小婢  白璐 饰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白璐介绍:

    暂无演员介绍。

  • 女友  蓝苹 饰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蓝苹介绍:

    暂无演员介绍。

  • 西洋镜小贩  袁牧之 饰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袁牧之介绍:

    袁牧之,原名袁家莱,生于浙江宁波。受新戏剧运动的影响,童年时代的他最喜欢的游戏是学演文明戏,中国人民电影事业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13岁到上海,开始在洪深组织的戏剧协社演戏。1946年袁牧之任东北电影制片厂第一任厂长,文化部电影局第一任局长,并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届中国文联委员,第一届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副主席,1952年因病离职。

  • 账房  冯四知 饰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冯四知介绍:

    <p>江苏南京人。家境小康,从小读书。1931年考入上海大夏大学银行系,在课余时间对照相由好奇而转化为浓烈的兴趣和刻苦的实践,终于拍出了一张《藤影翩跹》的佳作,获选参加1932年美国芝加哥国际博览会。翌年,他的作品《黄山雪松》获杭徽公路宣传照片展览头等奖。此后,他潜心钻研摄影技艺,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于是,他的作品也络绎地被各种画报、杂志所采用。1936年,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结成“飞鹰社”,并创办《飞鹰》照相杂志,还在南京举办了《冯四知摄影展》,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p><p></p><p>1940年,任中央通讯社图片摄影师,后又为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拍摄新闻片和教育片。1948年,他加入清华影片公司,拍摄故事片《大团圆》,其对电影摄影的造诣,在这部处女作中已初见端倪。</p><p></p><p>1949年,他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后,拍摄了《大地重光》(1950)和《翠岗红旗》(1951),后者在摄制过程中,由于他对每个镜头都精心设计,刻意求工,充分显示出具有中国风格的景色和人物造型,从而获得捷克斯洛伐克第七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摄影奖,这是中国首次问鼎国际上电影摄影奖项。1954年后,相继拍摄了《三年》(1954)、《青春的园地》(1955)、《铁道游击队》(1956)、《凤凰之歌》(1957)、《宝莲灯》(1959)等影片。他的摄影技艺,讲究用光和构思,画面影调丰富,颇受同行们的推重。</p><p></p><p>冯四知一贯重视摄影理论,学用结合,并率先垂范。50年代中期,即开始运用R值洗印法,对影片的密度统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对此撰写发表了3篇论文。1959~1963年,担任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摄影系主任,从事教学工作。1976年底起,他又投入“测光表感色性误差”的研究,后因患病而未竟。</p>

  • 站长  樊伯滋 饰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樊伯滋介绍:

    <p>樊伯滋,中国男演员。抗战前任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演员。</p>

  • 买办  张惠通 饰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张惠通介绍:

    暂无演员介绍。

  • 房东太太  林蕙淑 饰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林蕙淑介绍:

    <p>暂无</p>

  • 当铺的店员  李也非 饰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李也非介绍:

    <p>李也非,男,中国话剧演员。曾任山东实验剧院话剧组教师。是集美歌舞剧社创始人之一。1932年5月,已散伙的集美歌舞剧社班子重组为五月花剧社,负责人刘保罗、佳公创、龙濯等,成员有魏鹤龄、赵一山、舒绣文、洪逗、刘亚伟、刘郁民、李也非等,同年7月该社被查封。1938年春,李也非在长沙与董每戡、田汉、田洪、胡蒂子、易杰、刘亚伟夫妇等人成立战斗演剧队。同年3月初,陈新(原名陈世德)和他的弟弟陈定(原名陈世勋)、杭立(原名杭蕴美)、顾前(原名顾厚栋)、李施愚等人在长沙成立一致剧社,李也非是一致剧社主要成员之一。1939年,田汉奉周恩来指示,带一批文化人从武汉撤到长沙,组织“文夕”火后救灾,同时成立抗日宣传队,开始分为三个队,后来扩展到七个队,李也非是其中一支话剧队的队员。</p>

  • 经理室仆役  朱华林 饰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朱华林介绍:

    暂无演员介绍。

  • 学徒  龚维佐 饰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龚维佐介绍:

    暂无演员介绍。

  • 旧货店老板  刘尚文 饰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刘尚文介绍:

    暂无演员介绍。

  • 卖糖者  黄祯亮 饰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黄祯亮介绍:

    暂无演员介绍。

  • 卖馄饨者  陶孝项 饰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陶孝项介绍:

    暂无演员介绍。

  • 病人  安仁 饰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安仁介绍:

    暂无演员介绍。

  • 陈因  陈奉 饰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陈奉介绍:

    暂无演员介绍。

  • 收账员  李涤之 饰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李涤之介绍:

    暂无演员介绍。

  • 店员  钱千里 饰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钱千里介绍:

    钱千里,男,生于江苏南通。中国导演,演员。1930年肄业于南通崇敬中学,中学时期,热衷文艺表演,与同学赵丹,顾而己,朱今明等组织“小小剧社”,曾演出田汉的《南归》《苏州夜话》等进步戏剧。1935年参加上海业余剧人协会,1936年加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任演员,开始活跃于上海电影界。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加入上海救亡演剧四队,先后在中央摄影场,中国电影制片厂任演员。抗日战争结束之后,钱千里在香港永华,大光明等影片公司任演员。

  • 舞场售票员  洪凌 饰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洪凌介绍:

    暂无演员介绍。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