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刘江介绍:
刘江,原籍辽阳,1925年生于哈尔滨一个城市家庭,他很早就到社会谋生,曾当过学徒,做过邮电部门的职工。刘江从小喜欢文艺,对电影、戏剧的兴趣尤其浓厚。十六岁时,他参加了哈尔滨北斗业余实验剧团。曾在《事变的前夜》、《十万元的一封信》、《逃亡》、《青春底悲哀》等话剧中,扮演过次要角色。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解放了哈尔滨,刘江参加了松江军区政治部文艺工作团。曾先后在《白毛女》、《军民互助》、《牛永贵负伤》、《收割》、《钱永福回家》等歌剧和秧歌剧中,扮演我军战士、班长、指导员,以及地主、敌伪军官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正反面角色。同年年底,刘江随文艺工作团编入野战军主力部队十二纵队三十四师政治部文艺宣传队。起初做宣传员,后来曾任分队长、宣传队副队长等职。在三年解放战争中,刘江除演出了《白毛女》、《血泪仇》、《刘胡兰》、《骨肉亲》、《战斗里成长》等剧目外,还参加了攻打德惠、四平,围困长春,解放沈阳,以及平津、衡宝等战役。经受了革命战争的严竣考验,成长为一个自觉的革命文艺战士。1949年1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br/> 1952年,刘江由野战军独立第二师文艺工作队,调到中南军区部队艺术剧院(即现在的广州部队话剧团)。从此成为一名专职演员。在此期间,曾先后演出《是谁在进攻》、《无名英雄》、《双婚记》、《曙光照耀莫斯科》、《海滨激战》、《新局长到来之前》等中外剧目,扮演了资本家、地主、敌特、敌高级将领、官僚主义者、矿长、局长等角色。频繁的舞台演出实践,不仅使刘江的表演水平和艺术修养有了显著的提高,也为他进入影坛奠定了基础。 1958年,刘江由广州军区话剧团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开始了电影演员生涯。<br/> 二十多年来,他先后参加了《海鹰》、《回民支队》、《赤峰号》、《突破乌江》、《鄂尔多斯风暴》、《苦菜花》、《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火娃》等十余部影片的拍摄。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反面人物形象。成为中国影坛上以善于扮演反面人物著称的电影演员之一。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李海生介绍:
李海生,香港有真功夫的资深演员,出道较早,邵氏龙虎武师出身,曾任电影武术指导。70年代中期开始走到幕前饰演角色。常以光头形象示人,肌肉发达。反派角色较多,而且大多为武功十分高强的最终BOSS。有时也能扮演正面角色。如在刘家良的《少林三十六房》中,他扮演戒律院的住持,曾与刘家辉连续打了三场,但都是同门切磋,而非生死搏斗。他是为了保证少林寺的教学质量而严格把关。80年代中后期,邵逸夫逐渐将事业重心从电影转向电视行业,李海生亦由邵氏转入无线电视,多拍摄电视剧,但仍出演电影,由于年龄渐长,在剧集中多饰演慈祥的老年配角角色。反面角色较少,亦有一些搞笑角色。比较知名的有:在成龙的《A计划》系列中饰演海盗李初九。《新半斤八两》中的屎忽龙,1997年《天龙八部》(黄日华版)中扮演少林寺玄痛大师。《施公奇案》中的慧严大师。李海生如今年逾花甲,2005曾在电视剧集《佛山赞师傅》中扮演梁家仁的老仆梁佳。该剧每集的片尾,都有他与一年轻人示范咏春拳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