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丽,独立又有韧性的女性形象,从英国留学归来,没有宗教信仰,但是和所有女性一样她信仰爱,并为之奋斗。与让·伯恩纳里经历了甜蜜而复杂的婚姻生活,战争带来的巨变带来了无法弥合的伤口,但保琳娜的爱情却仍然闪亮甚至比死亡本身更加永恒。
艾曼纽·贝阿介绍:
艾曼纽·贝阿,1963年8月14日出生于法国圣特罗佩,法国女演员。1972年,参演个人首部电影《视死如归》。1976年,参演剧情电影《明天的孩子》。1983年,由其出演的爱情电影《第一欲望》上映。1985年,凭借剧情电影《禁忌的爱》提名第10届法国凯撒奖最佳新人女演员。1986年,主演剧情电影《甘泉玛侬》,她凭借该片获得第12届法国凯撒奖最佳女配角。1989年,由其出演的剧情电影《混乱的产物》上映,她凭借该片提名第15届法国凯撒奖最佳女演员。1991年,主演剧情电影《不羁的美女》,她凭借该片提名第17届法国凯撒奖最佳女演员。1993年,凭借爱情电影《今生情未了》提名第37届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外国女演员,第18届法国凯撒奖最佳女演员。1996年,主演动作惊悚电影《碟中谍》。2001年,凭借爱情电影《情感的宿命》提名第26届法国凯撒奖最佳女演员。2002年,主演悬疑电影《八美图》,她凭借该片获得第15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女演员,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杰出艺术成就。2007年,由其主演的剧情电影《爱滋味》上映。2010年,由其主演的爱情电影《三人一世界》上映。2014年,主演剧情电影《鳄鱼的黄眼睛》。2019年,由其参演的惊悚电影《爱慕》上映。2022年,主演剧情电影《巴黎夜旅人》。
让·伯恩纳里的前妻,在让·伯恩纳里看来具有神经质。一个内心充满爱和同情心,却又无法正常的表述的女人,用一种淡漠和忽视来表达对丈夫的情感,她的失败婚姻和内心的痛苦恶性循环般影响到女儿艾琳。
伊莎贝尔·于佩尔介绍:
伊莎贝尔•于佩尔出生于一个典型的法国巴黎中产家庭,是家中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13岁投身演艺事业。1968年,她参演了Versailles Conservatory一片,1971年出演了第一个电影角色:尼娜•康萍兹的《福斯汀与美丽的夏天》。1973年,在克洛德•苏台的电影《凯撒与罗莎丽》中扮演了罗密•施奈德的妹妹。<br/><br/>第二年,在贝特朗•布里叶伟大的作品《圆舞曲女郎》最后一幕中,与杰拉尔•德帕迪约合作,塑造了一个滑稽但又令人印象深刻的小角色。1970年代逐渐走红,成为享誉欧洲的女明星。1977年以《编织的女孩》打开国际知名度,翌年凭《维奥莱特•诺齐埃尔》获戛纳最佳女演员奖。 2001年因《钢琴教师》再度荣获戛纳影后奖。戏路宽广,非常多产,从天真型、性感型,到喜剧型,无所不包。把表演视作“发泄内心的疯狂”。<br/><br/>她曾与很多大导演合作过,其中有克劳德•夏布洛尔、迈克尔•西米诺(《猎鹿人》)等等。她在演艺生涯里获奖无数,1996年获得法国凯撒奖最佳女主角,2005年获得了柏林电影节最佳女主角以及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09年特别艺术贡献奖。
让·伯恩纳里和前妻娜塔丽的女儿,深受父母失败婚姻的影响过着放荡不羁,心如死水的生活,后受到知心姐妹多米尼克的关怀和爱,在多米尼克去世后,艾琳接受女执事誓言成为一名修女,将所有的爱奉献给上帝。
米娅·汉森-洛夫介绍:
<p>米娅·汉森-洛夫在影坛表现亮眼,年纪轻轻就在法国《电影手册》撰写影评,并迅速从演员身份晋升法国新锐女导演。 她18岁时即被大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相中,演出《我的爱情遗忘在秋天》(1998),随后在《情感的宿命》(2000)中也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更是与阿萨亚斯在2009年步入了婚姻。 2007年她首度执导剧情长片《宽恕与原谅》即受到肯定,获得法国路易德吕克(Prix Louis-Delluc)首部作品大奖, 并同时荣获凯撒奖最佳处女作提名;第二部剧情片《我孩子们的父亲》(2009)描写细腻动人的家庭剧,获得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评审团大奖;2011年的《再见初恋》以个人化的口吻刻画青涩的青春恋曲,展现深受法国新浪潮影响的浪漫叙事风格,在洛迦诺、纽约与多伦多影展大获好评。 2014年,《巴黎电幻世代》描述90年代迷人的年轻世代与电音文化,在多伦多、纽约、圣丹斯与旧金山影展放映广受观众与影迷热爱。2016年,《将来的事》入选柏林影展主竞赛单元,并让她一举获得最佳导演大奖。</p>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狄迪尔·弗拉蒙介绍:
狄迪尔·弗拉蒙,1947年3月出生于法国,演员,导演,编剧,代表作品包括《终究快递》,《房事一二三》,《延宕的假期》及《为了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