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冯宝宝介绍:
冯宝宝,香港一代著名美女巨星。原籍广东中山沙溪镇上亨村。父为电影导演,母为歌星。5岁时出演《毒丈夫》六岁参加《十号风球》的拍摄,七岁主演《雨夜惊魂》。后相继在30余部影片中饰儿童角色。1971年赴英国学习室内装帧。回国后,为梁普智执导的《跳灰》1976年担任美术设计。后出演多部电影和电视剧。<br/>她全球拍过最多电影的童星。在全球华人社会有广泛的知名度。原藉广东中山沙溪镇上坑村。父为电影导演,母为歌星。5岁时出演《毒丈夫》六岁参加《十号风 冯宝宝60年代照片球》的拍摄,七岁主演《雨夜惊魂》。后相继在30余部影片中饰儿童角色。1971年赴英国学习室内装帧。回国后,为梁普智执导的《跳灰》1976年担任美术设计。后出演多部电影和电视剧、她主演的武则天、杨贵妃、西施等更是影响了几代人。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王羽介绍:
王羽原名王正权,1943年生,在就读上海体育学院时,曾获游泳比赛冠军。六十年代由沪赴港,进入珠海学院土木工程系就读。他对游泳、骑马与赛车等剧烈运动,不仅有浓厚兴趣,且颇为专精。这些都为他当武侠明星奠定深厚的基础。从影三十年,共拍了五十九部武打片,为新武侠世纪的第一位武侠电影红星。<br/> 1964年,香港邵氏公司开拍《虎侠歼仇》,公开征选男主角,王羽以优越条件当选。为了要演好片中“雷虎”这个角色,在武师指导下,悉心苦练武艺,因此在该片的演出颇获好评。王羽的演艺生涯,是红于一九六五年《江湖奇侠》。由于他身手矫健,在危险动作中也不用替身,为公司与自己开创一条古装武侠片的大道。其后,王羽在《独臂刀》(1967)中以惊人的武艺塑造出侠者的形象,写下香港电影票房的新纪录,突破一部影片收入百万元的大关,邵氏也从此在香港武侠电影市场中攻下一席之地。在片中,王羽用仅有的左手拿着父亲临终前所留下的断刀,使出一套刀出人亡,出神入化的独特刀法,为师门报仇,是一位有情有义的侠者。该片导演张彻认为,王羽并非英俊小生,也正因如此,使得他能摆脱胭脂味,加上身材高大,完全能表达导演所期望的“阳刚味”。王羽同时又兼具刻苦耐劳,反应又快之特质,使得他成为六十年代香港首席武侠小生。更值得一提的是,王羽曾是李小龙之前,香港明星中片酬最高、票房最好的武打明星。他曾与当时的红女星,有学生情人之称的林翠结婚,并育有一女王馨平。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谷峰介绍:
谷峰,男,天津市人,中国内地流行歌手、爵士乐鼓手、音乐制作人。中国煤矿文工团独唱演员、演奏员,国家一级演员。1990年代初期自组"GUYS"-兄弟爵士乐队。1993年获CCTV首届全国英文歌曲大奖赛冠军。1995年出版中国内地第一张爵士民谣专辑。1997年进入中国煤矿文工团。2000年获CCTV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通俗唱法第二名,并获得全国观众最喜爱的歌手奖。同年与王兰合唱的歌曲《走过千年》被列入中国歌曲排行榜第一季度十大金曲。2001年发行首张个人专辑《见字如面》。2002年在北京电视台《绝对现场》栏目举办"谷峰不插电个人演唱会"。2002至2003年在旅游卫视主持《足彩310》节目。2004年为日本全日空ANA创办广播节目《天上飞歌》 并任策划、主持人、撰稿人及制作人。2009年首发个人黑胶大碟《又见谷峰 DSD》。2009年及2011年,连续两届担任“中国音乐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评委。2013年凭借专辑《古萨诺瓦(谷峰)》荣获第九届中国金唱片奖最佳录音奖。2014年6月应邀作为央视体育频道在2014巴西世界杯期间《体育新闻》、《风采巴西》栏目担任主持人,同时推出为本次世界杯创作的单曲《Go巴西Goal》。2016年4月出版中国第一张Bossanova风格的原创中文专辑《Gussanova Ⅱ风带我走吧》。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午马介绍:
午马,香港影视演员、导演。1959年移居香港,原是话剧演员。邵氏影业公司南国实验剧团第一期毕业生,与罗烈同期。1963年入邵氏公司当演员。1965年出演张彻、袁秋枫执导的《花木兰》成名。1968年为《金燕子》当助理导演。1970年为张彻执导的《游侠儿》、《鹰王》当助理导演后,后独立执导《怒剑狂刀》1970。1987年在《倩女幽魂》中饰演道士燕赤霞而大受好评,并凭该片荣获第二十四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午马是张彻的高徒,又是胡金铨的私塾弟子。他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他曾先后获得香港第三届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第六届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从影几十年的午马,对电影事业依然执著。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井淼介绍:
井淼,港台著名演员。其子井洪为台湾电视演员,其女为演员井莉。 <br/>亲戚曾于济南开设山东大戏院(现中国电影院),自幼对戏剧有浓厚兴趣。1930年高中毕业后曾组织话剧团在山东一带从事话剧演出。1933年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院就读,同期加入邵氏公司前身之天一影片公司拍摄电影。中日战争爆发后,转往济南组织救亡演技队,于徐州、陕西一带演出《保家乡》、《还我故乡》等鼓吹抗日救国之舞台剧。后至重庆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并参加中国万岁剧团、兼演员和化妆主任两职。 <br/>抗战胜利后,井淼回到上海先后参加《人海妖魔》、《森林大血案》等多部影片之演出。1949年受聘担任台湾社会剧团团长之职,训练剧艺人才,并于各地演出话剧,此外亦曾参加演出《血战保中华》、《翠岭长春》、《情报贩子》等片。 <br/>1963年赴港加盟邵氏公司基本演员,并任南国实验剧团讲师。期间演出近百部电影,以《新啼笑姻缘》(或名《故都春梦》)和《烽火万里情》两部影片,先后于1964年和1967年荣获第三届及第六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1980年代中期息影,1989年于台湾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