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建军的班主任,原来在山区教书,自称“高二傻子”。教育思路独特,平等,尊重,信任,亲切地对待学生,以至于学生觉得他“不像老师”。他爱护并发展学生们的个性,因此非常理解安建军,鼓励安建军克服心理障碍,敢于竞争成为强者。
张国立介绍:
张国立出生于天津,在陕西长大,16岁就去修铁路,不久后参加了工地上的战宣队,任报幕员。1983年,已经是铁路二局文工团的演员,,张国立参加了电视剧《弯弯的石径》的演出。同年转业到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任话剧演员。张国立因在话剧《朱丽小姐》中的出色表演,获得过第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br/>经典形象 纪晓岚<br/>1984年,张国立开始涉足影坛,在故事片《嫌疑犯》中饰主要人物马斌。1986年又参加了电影《草莽英雄》的演出。1987年,主演了武打片《八卦莲花掌》,表演自然生动,获得了广泛的好评。1988年根据王朔的小说改编的电影《顽主》,是他在八十年代的重要电影作品。这是峨眉电影制片厂生产的影片,他扮演经理于观,较好地把握住了人物性格的分寸,成功地刻画了这位调侃别人也调侃自己的城市“多余人”形象。由这部电影开始,张国立逐步尝到了成功的滋味。1990年他因主演影片《袁氏遗产案》而获第13届百花奖最佳男主角提名。为他获得较大声誉的电影是九十年代的《混在北京》和新世纪的《一声叹息》。1996年,何群执导的电影《混在北京》为他获得了第1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此外,他作为导演的电影有《闯入者》》、《第601个电话》等。<br/>真正让张国立家喻户晓的是参加电视剧的拍摄。从九十年代开始,张国立以一系列的电视剧大戏牢牢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1996年,他在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中饰乾隆皇帝,引起强烈反响,受到观众的喜爱。之后《康熙微服私访记》(1,2,3部)、《财神到》、《京城大状师》、《铁齿铜牙纪晓岚》等一系列收视率极高的电视剧,使他迅速成为娱乐圈炙手可热的重量级的人物。《康熙微服私访记》还为他赢得了1996年中国电视金鹰节最佳男演员奖。张国立参加演出有电视剧还有《都市芳草地》、《死水微澜》、《我这一辈子》等。《死水微澜》曾获中国首届电视艺术片最佳男演员奖。《我这一辈子》获得了2002年中国电视金鹰节最佳电视剧银奖。九十年代初中期,张国立还从事过MTV的拍摄。《雾里看花》等MTV为他赢得了中国音乐电视大奖赛最佳导演奖等诸多奖项。<br/>张国立和太太邓婕是一对形影相随的影视夫妻,几年来共同制作、出演过很多部广受观众欢迎的剧目,如《宰相刘罗锅》、《慈禧西行》和《康熙微服私访记》等。曾经的张国立,因老婆邓婕成功地主演电视剧《红楼梦》,而被冠以“邓婕的爱人”,如今,靠自己的顽强拼搏,邓婕反而得到了“张国立的爱人”的称号。<br/>从报幕员到话剧演员、话剧演员到影视演员、从影视演员再到导演,还有晚会主持等诸多领域的跨越,众多身份对于张国立来说,都是驾轻就熟。就这样,张国立为观众带来一个又一个的娱乐空间,而在这不断变换的艺术空间里,当年那个修铁路的少年,终于蜕变成一代大艺术家。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陶泽如介绍:
陶泽如,著名影视演员,“全国五十位优秀电影表演艺术家”之一,国家一级演员。1953年12月7日生于江苏南京。1973年进入南京艺术学院戏剧系话剧表演专业学习。1977年任南京市话剧团演员。1983年开始从影,处女作为第五代导演轰动影坛的开山之作《一个和八个》,凭借此片脱颖而出,一举成名。之后主演了《陈赓蒙难》、《陈赓脱险》、《索伦河谷的枪声》、《最后一个冬日》、《晚钟》、《我的九月》、《米》、《红色恋人》等多部优秀影片。因主演吴子牛指导的电影《欢乐英雄》和《阴阳界》两片荣获第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他还主演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电视连续剧,如《武训》,《梦断情楼》,《黑洞》,《天网》,《生存之民工》等。在广大观众心中拥有很高声誉,深受好评。其中因《天网》获第16届优秀电视剧“飞天奖”最佳男主角奖。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沈丹萍介绍:
沈丹萍,1960年2月19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内地女演员。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79年,进入电影学院的第二年,沈丹萍便登上了银幕,在电影《百合花》中饰演新媳妇。1980年,她在峨眉电影制片厂的影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中扮演女主角,农村姑娘沈荒妹。1981年,主演影片《夜上海》,饰演三十年代歌星“金嗓子”周璇。1982年,电影学院毕业后,沈丹萍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1994年,主演电影《留村察看》,荣获第18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殊荣。2006年,主演电视剧《凤凰起舞》,扮演了一直默默支持村支书改革的女主角齐玉凤。2011年4月,沈丹萍与马苏等联合主演的女性情感励志剧《女人如花》登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第一情感剧场。6月,客串出演了电视剧《刑警博客》。2018年8月18日,荣获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十大优秀爱情电影金玫瑰杯女主角。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骆玉兰介绍:
<p>骆玉兰,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法系哲学专业,哲学学士。曾任北京晚报文化新闻部记者、副刊部编辑,现为北京晚报副刊部副主任、主任编辑。</p><p></p><p>主要获奖新闻作品有:调查报告《来自录像市场的报告》(获北京新闻奖三等奖),通讯《驶往南极》(获第三届全国影视好新闻二等奖),评论《屏幕也应有忌语》(获全国晚报文化学会好新闻一等奖和北京新闻奖三等奖),新闻特写《糖葫芦串起一片情》(获全国晚报文化学会好新闻一等奖);获奖编辑作品有:随笔《过年的表情和心情》(获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全国报纸副刊作品银奖),报告文学《贺兰山孕育的绝世奇观》(获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国内新闻分会专题新闻一等奖),杂文《文人的端午节》(获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一等奖)。</p><p></p><p>著有纪实文学《飞越太平洋——北京人在纽约的幕后镜头》(作家出版社出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