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麦炳荣介绍:
<p>一九三四年,麦炳荣在「新生活剧团」当正印小生。三十年代末,他重投「觉先声」任正印小生。</p><p>在香港沦陷前,他远赴美国演出,直到一九四七年初才返港参加「前锋粤剧团」。其后他参加过不少著名粤剧团,并曾和凤凰女、梁醒波及谭兰卿组成著名的长期班霸「大龙凤剧团」,在六十年代曾领一代风骚,他们是首个在香港大会堂演出的粤剧团,又创下了20世纪70年代于利舞台演出最长的纪录。1966年更曾于玛嘉烈公主(Princess Margaret)与斯诺敦伯爵(Lord Snowdon)访港期间,义演《平阳公主》。主要的戏宝有《百战荣归迎彩凤》、《刁蛮元帅莽将军》、《彩凤荣华双拜相》、《凤阁恩仇未了情》等,其中《黄飞虎反五关》这一出古老排场的武打戏行,更是无人能及,在艺坛上以沙哑声(称豆沙喉)名,有"牛荣"美誉,阮兆辉是他的弟子。麦氏为富家子,1936年他承母之命与刘亚葵结婚,未几又与陈塘名妓花丽华相恋,并且遭刘氏控告重婚。后来他与花丽华(陈秀云)逃至香港,可惜花丽华于1963病逝香港。1964年与当红女星于素秋结婚。 刘氏跟于氏为他共诞下7名孩子。</p><p>八十年代初期,他与凤凰女再度在「宝人和剧团」担任文武生和正印花旦。除了演出粤剧之外,20世纪50至60年代麦炳荣曾拍摄不少戏曲电影和粤语电影,也曾拍摄电视片集,当中以《凤阁恩仇未了情》最闻名。一九八四年九月三十日(农历甲子年九月初六日),他因心脏病发病逝于美国三藩市,享年七十岁。</p>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李香琴介绍:
李香琴(1930年1月13日——),原名李瑞琴,广东顺德人,粤剧界出身,香港粤语电影演员。早年居于澳门,入读励群小学;从小爱好粤剧,十六岁正式踏足舞台,曾有“二帮王”(“二帮”即粤剧中的第一女配角)之称。2.李香琴,二级演员。浙江嵊县人。尤钦慕并追求京剧麒派的做功,平时着重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经过提练化为表演艺术素材。善于刻画人物性格,戏路很广。<br/><br/> 1956年起,李香琴曾主演百多部粤语电影,首部作品为《黄飞鸿三戏女镖师》。李香琴以扮演反派角色著称,尤以奸妃、后母、情妇等形象最突出,与余丽珍的东宫娘娘形象分庭抗礼。第一部扮演反派角色的电影为《鸳鸯江遗恨》(1960)。其他著名作品包括:《汉武帝梦会卫夫人》(1959)、《街市皇后》(1964)、《九九九离奇三凶手》(1964)等等。由于她曾扮演西宫娘娘,而之后饰演的多是阴险角色,故有“西宫琴”的外号。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陈立品介绍:
陈立品(1911年─1990年7月18日),原名陈慧芳,艺名陈烈品,因为和一个导演的姓名相同,又改成陈立品,浑号“品姨”,战前在全女班粤剧团与潘冰嫦的母亲反串当小生,战后的1946年经刘克宣介绍首次接拍电影。五六十年代出演过《家》《春》《秋》,她还是80年代无线年龄最大的艺人。喜欢看香港鬼片的人几乎都见过她,但也几乎没有几个人能叫出她的名字。<br/>她是天主教徒,丈夫是牙医,她是香港1950年代至1980年代尾经典电视剧闲角角色人物,她的孙儿黄宗赐先生亦是著名的童星。她头上顶着的大髻是她的标志,以至后来有艺人梳理类似的发型(如:陈慧娴在《变变变》大碟的形象)都会被冠上“品姨头”这个称号。<br/>陈立品擅长扮演“问米婆”、鬼婆、迷信老妇、清洁大婶或者是被人恶搞化妆成令人喷饭的“花痴”、打骂小女孩的恶婆等。1985年曾经营精品店而一度息影。1990年7月18日病逝,享年79岁,她被誉为是香港人永远的老朋友。同月28日举行葬礼,由罗兰小姐代表无线电视宣读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