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坝的庄稼汉,一生养了九个女儿。他勤劳本分,有时火气很大,有时又很温和善良。作为一个农民,他憎恨旧社会,但因为历次的政治运动折腾,他也不喜欢合作化后的新社会,从热爱集体变成了自私自利。
李纬介绍:
李纬,原名李志远,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祖籍江苏省常州市,中国内地演员。1937年,参演个人第一部电影《中华儿女》,从而开启了他的演员生涯。1940年,出演剧情电影《长空万里》。1948年,在剧情电影《小城之春》中饰演章志忱。1951年,与张莺合作主演爱情电影《只不过是爱情》。1956年,凭借剧情电影《我这一辈子》获得中国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个人二等奖。1961年,主演战争电影《51号兵站》。1963年,主演剧情电影《飞刀华》。1965年,在剧情电影《舞台姐妹》中饰演唐经理。1975年,由其参演的爱情电影《热浪》上映。1981年,主演剧情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3年,主演剧情电影《没有航标的河流》,他凭借该片入围第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1987年,出演剧情电影《菊豆》。1989年,李纬获得第1届中国电影表演学会授予荣誉奖。1993年,凭借电视剧《神禾塬》获得第1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表演荣誉奖。1997年,参演电视剧《风雪夜归人》。2005年8月21日10时,李纬因病逝世,享年86岁。
许茂的四女儿,温柔,心地善良,表面上软弱,实际上是坚强的。虽然她生活不幸,孤独凄苦,但仍对幸福充满着热烈的向往,同情怜爱大姐夫和侄儿侄女。在经历过一场风暴后,她变得更加成熟,坚强,更加执着地追求着美好的未来。
李秀明介绍:
李秀明,中国电影女演员。原籍河北大城,生于天津。1972年初中毕业后考入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学员班。步入影坛后,李秀明主演影片《年轻的一代》、《春苗》。1976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1981年,因在影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扮演四姑娘许秀云获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其他代表作品有《年青的一代》、《巨澜》、《大河奔流》(上下集)、《甜蜜的事业》、《今夜星光灿烂》、《秋瑾》、《山林中头一个女人》、《你的微笑》、《红楼梦》、《燃烧的雪花》等。九十年代下海经商,淡出影坛。
许茂的三女儿,性子风风火火,刀子嘴,豆腐心,她厉害但善良,贫困但好强,果断但又易变卦。她爱丈夫,但又时时训斥管教他;她尊敬爹爹,但凡事必须依她而行;她疼爱妹妹们,但恨她们不争气;她敢于和郑百香干仗,却不是泼妇。
张金玲介绍:
张金玲(1951.2.25-),女,著名电影家,河北沧县人。1970年任湖北省话剧团演员。1974年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重拍片《渡江侦察记》中饰演刘队长。后参加拍摄影片《大河奔流》。1979年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同年在影片《从奴隶到将军》中饰演女 主角,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青年创作 奖。还参加拍摄电视连续剧《远洋船长和他的妻子》等。2000年参加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书画展2002年出版发行《张金玲影画集》在上海拍摄20集电视剧《偶然》,同年,在济南举行《张金玲影画集》首发式,2003年在南京举办《张金玲影画集研讨会》,并在威海、烟台、文登、莱阳等地举办书画展,在淄博举办国际儿童电影节书画展,拍摄电视剧《金粉世家》,饰演柳夫人,2004年出演《难忘1936》中的母亲,《曹定阳同志夕阳红》中的姐姐,《避暑山庄大传奇》中饰演德妃,2005年与深圳举办《庆祝中国电影百年华诞大型书画展》并出版画册,2006年8月在河北唐山体育中心举办个展,2007年9月在河北承德古玩城举办个展。<br/> 现任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美术家协会理事,文化部老艺术家书画社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表演学会会员等。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电影基金会在朝鲜、日本、伊朗举办书画展,受到专家和艺术界的好评。
许茂的七女儿,开朗活泼。她在供销社当售货员,一心想通过婚姻脱离自己生长的农村,所以千挑万选找了一个“见过世面”的男青年小朱,却遇人不淑。
刘晓庆介绍:
刘晓庆,中国内地著名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br/>1975年,刘晓庆第一次试镜,拍摄“文革”后期的电影《南海长城》,先后拿过五次百花奖、一次金鸡奖。有人评价说,1980年代的中国电影属于“刘晓庆时代”。她生长于知识分子家庭,自幼爱好音乐。1963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学习扬琴和钢琴,70年附中毕业后分配到宣汉县农场。1972年被宣汉县宣传队选取中,不久被借调襄渝铁路宣传队演出。年底,成都军区文工团调她演出歌剧《杜鹃山》。73年被八一电影制片厂选中,参演电视作品(1977-2010)(16张)担任《南海长城》女主角,从此跃上银幕。以《小花》崭露头角,1975年,刘晓庆第一次“触电”,到了1980年,她已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一位知名电影演员了。她因出演《瞧这一家子》而获得了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配角奖。1987年,在《芙蓉镇》里,刘晓庆因成功饰演了胡玉音而获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1988年,在《火凤凰》里,刘晓庆获第十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在著名电视剧《武则天》里,刘晓庆从16岁一直演到83岁,丝毫看不出她当时已年近半百。刘晓庆名言:“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做单身的名女人难乎其难”。1990年,影后刘晓庆正式“下海”经商,10年经商成就演艺圈女老板。1990年代,刘晓庆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电影外的世界,投资房地产、拍摄电视剧、拍卖书稿等,成为“中国的亿万富姐”。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中国富豪名列第45位的刘晓庆有7000万至9000万美元的身价。
许茂的九女儿,葫芦坝的共青团支部书记,是一个虔信革命,追求进步,纯洁朴实的农村知识青年。姐姐们在爱情婚姻方面的挫折,父亲的无情冷漠让她感到痛苦。
李凤绪介绍:
李凤绪,1962年生于河北。电影、电视剧演员。1981年李凤绪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北京)》中饰演九姑娘。从那以后,她就不断在银幕上出现。1982年在影片《山道弯弯》中饰演一主要配角,1983年又参加了影片《望穿秋水》的拍摄。1985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专修科学习。两年后毕业回到西安电影制片厂。在电影学院学习期间,她在张暖忻导演的故事片《青春祭》中饰演女主角知识青年李纯,在片中,李凤绪准确地把握了角色的内心情感,将李纯对美的麻木向对美的追求的感情的转变,表演得恰到好处。与影片的民族风情和诗意般的风格十分和谐,青春祭》公映后,观众对李凤绪的表演给予了好评。随后,她又在影片《给咖啡加点糖》中饰演女主角,李凤绪对角色的悟性很好。能深入到角色中去,这次她在《给》片中将一个现代城市青年演得很成功,很有时代感,正当她的名字在电影界流传时,她却去了美国,对众人的不理解,李凤绪的解释是:“电影是国际性的,我必须去了解,去学习。”在美国,她要拍片维持生计,又要学习,实践有关电影艺术,生活是艰苦的,但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李凤绪仍很乐观。 <br/>1994年,李凤绪回到中国,参加《人约香港》、《我爱辣椒》的拍摄,并在电视连续剧《新大陆》中扮演角色,观众又在荧屏上见到了她。这次在《新大陆》剧中,李凤绪不计片酬的事得到了剧组人员的称赞,对于李凤绪来说,只要自己喜欢就接戏,1997年,她又在电视连续剧《朗园》里饰演女主角。
许茂的大女婿,葫芦坝的原大队支书,为人光明磊落。在动乱的岁月,他遭受了丧妻和撤职双重打击。虽然挨整下台,但他仍关心着生产和社员生活,偷偷起草着葫芦坝的规划。
杨在葆介绍:
杨在葆,1935年6月25日出生,安徽宿县人,1959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任上海青年话剧团演员。1960年在影片《红日》中扮演的连长石东根,走上从影道路,之后又先后参加了《白求恩大夫》、《年青的一代》的拍摄,1965年调到上海电影制片厂。1979年在影片《从奴隶到将军》中饰演始终追求真理、不屈从于恶势力的罗霄将军形象,被誉为“中国的《巴顿将军》”,1983年在影片《血,总是热的》中饰罗心刚,获第四届金鸡奖和第七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双奖。1985年自导自演影片《代理市长》,获第九届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演过的其他作品有《原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双雄会》等。 <br/> <br/> 杨在葆的前妻在他拍摄《血,总是热的》时患了尿毒症,没等看到这部电影就去世了,杨在葆独自照顾一儿一女和老岳母,后来再婚。
许秀云的前夫。他阴险狡猾,仗着自己有文化,善钻营,在“文革”中掌了葫芦坝的大权,找了个“造反派战友”当姘头,看不上妻子四姑娘,嫌她古板,抛弃了她。由于政治气候的变化,工作组进村搞整顿,他怕四姑娘揭露他的劣迹,为堵她的嘴,千方百计谋求复婚。
张连文介绍:
张连文,1945年2月出生,吉林省长春市人。北京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演员。1960年考入北京艺术学院表演系科,学习话剧表演,开始了表演艺术生涯。1963年到山西晋中文工团参加工作。197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林农为拍摄电影《艳阳天》请他饰演萧长春。此后他又陆续拍摄了《创业》、《沸腾的群山》、《巨澜》、《婚礼》、《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敌营十八年》等影视作品。最为观众熟知的作品是《创业》,影片以铁人王进喜为原型,经典台词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2014年底,张连文遭遇车祸,在医院昏迷了一个月,自此身体每况愈下,常与轮椅为伴。2019年1月4日22时因病去世,享年74岁。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侯克明介绍:
侯克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电影导演、表演、管理、技术、理论研究、教育专业。<br/>1976年4月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参加工作,后在电影学院学习;1979年至1986年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副导演;1986年至今,在北京电影学院任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其间:1992年至1996年任导演系副主任,1995年至1996年任院长助理,1996年至2006年任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1997年至2002年兼任青年电影制片厂厂长、法人代表,1996年至2003年兼任北京电影学院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2000年至2002年兼任动画学院院长。<br/>主要导演作品: 《奇婚怪事》、《夏天,我九岁》、《毛泽东与卢德铭》、《官场现行记》、《孽火》;主要表演作品 :《结婚》、《神女峰的迷雾》、《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暂无对此角色的描述。
于秀春介绍:
于秀春,1935年出生,黑龙江哈尔滨人。笔名于秀椿。1949年参加工作,历任四野四十四军一三二师宣传员,四十四军文工团团员,志愿军五十四军一三○师文工队员,五十四军文工团团员,志愿军话剧团演员,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副团长。饰有歌剧《血泪仇》东才妻,话剧《李闯王》费贞娥、《战斗里成长》赵妻、《控诉》李玉华、《妇女代表》张桂荣、《人往高处走》玉梅、《刘胡兰》胡文秀、《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风霞嫂、《友谊》金大娘、《决胜千里外》张大娘、《霓虹灯下的哨兵》林乃娴、《年青的一代》母亲、《代代红》志诚母、《不准出生的人》珠玛等,其中《槐树庄》(饰郭大娘)获表演奖。<br/> <br/>电影故事片《友谊》金大娘、《春歌》爽婶、《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大娘、《杜鹃啼血》许母、《家庭琐事录》李月梅、《水镇丝情》母亲。电视剧《人逢佳节》母亲、《灵与肉》母亲、《泥土》关大娘、《道口》母亲、《曹雪芹梦断西山》赵二婶、《是非中年》达二婶、《派出所的故事》福顺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