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犯X的献身上映时间

上映2023年09月21日敬请关注!

简介:

《嫌疑犯X的献身》是一部改编自东野圭吾的推理同名小说,这部原作本身的书名就已经很特别,因为有着「献身」这样的「付出性」的字眼,那「嫌疑犯」又要怎么做「献身」呢?网路上查了一轮有看过小说的网友们的心得,得出的结论是这部作品最重要的精髓是要传达一个人在无私感恩而奉献到底会有多大的程度?而东野圭吾的这部小说其实有被改编过好几次,2017年中国也有翻拍过,2012年韩国也有翻拍过。

《嫌疑犯X的献身》IMDb评分为:7.7. / 10这次印度翻拍出《嫌疑犯X的献身》,也将日本故事调整成印度文化背景的故事,确实是有吻合印度文化,导演似乎是想要致敬原作,所以让纳伦变成一个柔术专家,让角色跟日本有点关系~不过先撇开与原作的比较,我想这篇心得还是专注于电影本身的表现,这样对没有看过其他作品或是小说的人可以只专注于印度版的的作品。

对我来说,《嫌疑犯X的献身》会特别是在于它本身的故事架构就已经不错和特别,并且结合数学的一些逻辑和公式来与命案有所连结,这是蛮不错的手法,以整个剧情架构来看就是甲想要帮乙掩盖不小心犯下的命案,所以利用数学公式的方式来解释它如何帮助乙可以脱离嫌疑,那就是数学公式有个A=B=C,那A自然就会等于C,所以只要让命案不成立,那就只需要让A≠C就好了。《嫌疑犯X的献身》在掩盖案件上的逻辑并没有错,也有刻意强调调查上的细节漏洞和可疑性~最主要是透过卡兰语纳伦两个角色这两个喜欢斗智的老朋友做对决,引起电影中的紧张氛围。

我觉得《嫌疑犯X的献身》有趣的点是那种解题的人比较难,还是创造问题的人比较难?很显然卡兰是电影中专门在解题的人,而纳伦是电影中负责设计与创造问题的人,《嫌疑犯X的献身》的片名中有个「X」,意指要找出数学中「X」值,需要理解问题及其背后的逻辑,卡兰和纳伦两人一来一往的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就紧紧抓住这样的精髓,为电影带来急需的刺激和寒意,因此这部电影无疑是透过良好的逻辑应用感来製作这起谋杀设计~你想想看,如果命案发生在9号,乙成为警方的唯一嫌疑犯,但如果把命案打造成是10号犯下的,这样乙是不是就没有嫌疑了呢?这是多聪明的手法啊!所有嫌疑就落在10号那天的「嫌疑犯X」了,乙也就可以被拯救~

当然,《嫌疑犯X的献身》也必须要讨论到为什么甲要帮乙掩盖乙自己犯下的命案?就如同小说的精髓必须要一直打绕并且提起的那样,「这部作品最重要的精髓是要传达一个人在无私感恩而奉献到底会有多大的程度?」,但这也变成是《嫌疑犯X的献身》这部电影的致命伤,我可以接受这样的推理故事不採取那种无限高度刺激的氛围,毕竟命案的交织我会更喜欢看如何弯来弯去的反转,所以我本身就会很期待导演如何刻画电影中的人物角色,想要看导演如何去编织整个故事~

不过《嫌疑犯X的献身》确实有让我小失望,因为编剧导演没有抓到应该要强调的人性、人心,我一直觉得角色没有太大的立体度,儘管演员角色很棒,可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让人内心有着共鸣和认同,我有看得出来编剧导演想要对角色的资讯一直做叠加上去的动作,像是有意想要丰富角色那样,不过导演呈现出来的角色比较像是「角色介绍」,只让观众知道他们的基本背景,但没有刻画「情感」~尤其是纳伦这个角色,他会做出那种无私的感恩奉献,我本来是很期待导演如刻画,卡兰又如何去驱动他内心的想法和感受,纳伦对玛雅的情感也被导演给削弱,着实很可惜这个题材。

而且编剧是把原作的两个角色合成一个角色变成卡兰,卡兰这角色感觉只是用来驱动整个案件的进度,编剧导演大致上只是用他来解开纳伦设下的问题而已。我觉得纳伦和卡兰都应该要有自己的歷史,才能更丰富化「人性、情感」的铺陈蕴酿,而不是只有想要强调案件如何被掩盖的手法而已~整体来说《嫌疑犯X的献身》故事有趣,不过就很可惜在人物的刻画上少了很多力道,如果你本身是想要看这种转来转去的推理,那这不电影会适合你,但如果你期待可以有着人物对犯案的刻画,那就会有小失望喔~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