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第34集剧情介绍
左相亲自前往乐游苑,跪地向右相请罪。他坦言,当初派宋无忌南下巡查岭南,却没想到此人贪赃枉法,私吞公款,所享待遇甚至超过皇上。左相对右相铲除宋无忌表示“感谢”,但言语中暗藏讥讽。右相听出其中深意,反用牡丹自喻,声称皇上最宠的仍是这株“老牡丹”。左相语重心长劝他悬崖勒马,莫等后悔来不及。
鱼常侍打着给贵妃祝寿的旗号在市井张贴募捐告示,实则派兵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怨声载道。云清将赵辛民召来,拿出那枚珠花,质问他与鱼常侍的关联。赵辛民心虚欲走,云清喊住他,当面揭开旧账:鱼常侍曾弑双亲,还夺走了那枚珠花。她更指出,当年是何有光要将鱼常侍阉割后丢进海里。赵辛民这才明白二人之间的血海深仇。云清劝他三思,不要再为鱼常侍效力。
李善德误以为苏谅赌气离开,只好独自寻找能保鲜的双层瓮,却一无所获。眼看运送日临近,他一瓮未得,焦躁至极。狗儿提议加热竹筒饭时,他忽得灵感,决定用竹筒代替瓮保存荔枝,并号召村民帮忙砍伐竹林。
复仇之后,阿弥塔写信告别李善德,离开岭南。此时,右相送来文书,要求增加三十丛荔枝树。鱼常侍亲自前往督办,官兵砍伐过度,引发峒人激烈反对。
借“转运荔枝”之名,鱼常侍在岭南搜刮民财,大发横财。李善德得知官兵毁林,赶赴荔枝园相劝,却被鱼常侍以其女袖儿性命相逼,只得作罢。峒人奋力阻拦官兵,遭到毒打,阿僮怒火中烧,责问李善德为何袖手旁观,他也只能低头沉默。
赵辛民亲见鱼常侍在岭南肆意横行,忧心早晚自身难保,主动将何有光昔日罪证交给云清。云清当即派郑平安返长安,将证据送交卢奂。两人约定,事成后共聚岭南痛饮一场。
李善德目睹满园荔枝被毁,心如刀绞,借酒浇愁。郑平安劝慰一番后,即刻动身北归。与此同时,鱼常侍也在疯狂搜寻那枚珠花,命人查遍酒楼,一无所获,竟下令将当夜值班之人全数斩杀。
李善德决定次日动身,将荔枝送往长安。他前往荔枝园与阿僮告别,却遭其闭门不见。望着遍体鳞伤的峒人,他满心愧疚。最终,他率运输队星夜兼程启程,而被释放的苏谅来到荔枝园,眼见满目疮痍,心灰意冷,决定离开岭南返回故乡。
李善德与鱼常侍同行,奔赴长安,途中始终沉默寡言。鱼常侍在他面前大发牢骚,李善德不耐烦,干脆撂下碗筷独自离去。他命闫雅庄先行一步,将信送往长安。此时,郑平安与狗儿风尘仆仆,也正赶回都城。
六月初一,杨贵妃寿辰,李善德与鱼常侍顺利抵达长安,百姓夹道迎接。他们将新鲜荔枝献给右相,右相大悦,赐两人入席参加当晚寿宴。右相亲自筹办宴会,在乐游苑大摆盛宴。李善德再临旧地,见苑内焕然一新,却无心欣赏,心情郁郁。
文武百官齐聚乐游苑,皇上与贵妃也即将抵达。右相当众宣布任命李善德为“荔枝使”,负责每年将岭南荔枝送抵长安。李善德上前汇报,此次运送荔枝共耗资两万贯,每颗成本达百贯,相当于普通百姓十年积蓄。他语带不安,表示心中难安。
右相不耐其言,试图打断,李善德却执意追问:国家与荔枝之重,孰轻孰重?他目睹所有费用皆取自农商百姓之手,质问皇上该如何平衡民生与奢华的矛盾。他言语恳切,满腔忧思,久久未能平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