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剧情介绍

24集全集剧情
更新时间:2025-09-26 13:00:07

上甘岭第24集剧情介绍

如今,七连已经攻占了北棱的一号和二号阵地,但所有干部都已牺牲,人员急剧减少。段显峰意识到敌人会源源不断增援,必须迅速迂回作战以压制敌火力,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自己作为靶子,吸引炮火精准落在阵地上。

段显峰提出这一点时,双喜首先反对,认为五十米的距离太短,几乎是送死。然而在段显峰的坚持下,双喜勉强同意他缩小炮弹的安全距离。段显峰作为最前列的炮兵观察员,第一时间联系高风亮,再次强调五十米是步炮协同的最佳距离。

为了争取领导同意,高风亮按照段显峰的要求,暂时隐瞒将安全距离从七十米缩短到五十米的决定,只有杜文锦知情。杜文锦明白这个决定意味着段显峰已做好牺牲的准备。段显峰在大雪纷飞中分析弹道,努力为观察所提供明确的目标,并让杜文锦转告炮兵注意红旗。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段显峰举着红旗前进,指挥炮兵追着红旗开炮。尽管身上多处受伤,鲜血直流,弹片深深扎入身体,他依然不退缩,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带领炮火突破敌人的防线,拼尽最后一丝力气,竖起红旗倒在阵地上。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联合国军”的“金化攻势”,对敌人造成重创,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坚守防御作战的典范,展现了著名的上甘岭精神。第十二军与第十五军交替驻防,继续在上甘岭与敌人争夺阵地,成为战役的主力。他们面对敌军的进攻,坚守阵地,采取勇敢的防御和反击战术,进行了多次激烈的肉搏战,以顽强的意志和战斗精神击退敌军。

在十二军接手上甘岭后,“联合国军”多次发动大规模进攻,在597.9和537.7两个阵地展开反扑,但在十二军的顽强抵抗下,均无功而返。这场战斗中,十二军歼灭敌军一万余人,涌现出众多英雄人物:胡修道、崔长海、蒋永德、曾平章、刘保成等,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用血肉之躯筑起铜墙铁壁,坚决保卫了阵地,重创敌军,迫使“联合国军”于1952年11月23日停止了对上甘岭的进攻。

战争结束后,秦基伟为战斗英雄们签发嘉奖令。双喜在整理段显峰遗物时,发现他写给女儿庙生的最后一封信,以及秦基伟写给自己的推荐信,顿时泪流满面。十五军收拾离开五圣山,秦基伟将曾交给王鲁的钢笔送给韩小毛。

1953年4月,毛泽东亲自接见了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深表同情。与此同时,莫远在红十字会驻板门店办公室愤怒指责美军对志愿军战士的屠杀,令国际谈判方震惊。直到6月8日,双方在战俘问题上达成共识,谈判取得阶段性成果。

同年6月18日,毛泽东和周恩来在中南海亲自接见秦基伟,秦总结上甘岭战役胜利时表示,美国人的钢铁虽硬,但十五军的骨头更硬。7月27日上午十点整,朝中代表团首席代表南日大将与“联合国军”代表团首席代表哈里逊中将正式签署《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

下午,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汶山帐篷中签名,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我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美国陆军司令官。”晚间,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在平壤首相府签字,最终中、朝、联合国军三方代表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双喜却无法高兴起来,心中浮现段显峰和胡满仓的音容笑貌。

1953年7月2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在开城松岳堂正式签字,他表示,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需在东方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已彻底一去不复返。1986年8月,秦基伟将军重返上甘岭为烈士献上花圈,望着满山的烈士墓碑,心中百感交集,向老战友们隔空敬礼。

上一集剧情(第23集)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