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银幕亮起,光影交织间仿佛能触摸到那位手持摄影机的"新浪潮祖母"永不停歇的探索精神。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策划"沉思不停,好奇不止"阿涅斯·瓦尔达回顾单元,用胶片串联起这位法国电影诗人跨越半个世纪的创作足迹。
从1955年处女作《短角情事》开始,瓦尔达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观察视角。她总能在日常生活的褶皱里发现诗意——菜市场的残渣、废弃的塑料花、褪色的电影海报,这些被常人忽视的细节在她的镜头下都焕发出哲学光彩。本次展映的《拾穗者》正是这种美学理念的巅峰呈现,摄影机跟随现代拾荒者的身影,在消费主义废墟中寻找人性的微光。
选片单堪称一场瓦尔达电影美学的全息投影:心理现实主义杰作《五至七时的克莱奥》用实时叙事捕捉巴黎午后两小时的焦虑与觉醒;实验性纪录片《走进蓝色海岸》打破虚实边界,让镜头成为思考的延伸。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多部罕见短片,这些作品如同散落的拼图,完整呈现出她如何用16毫米胶片书写"电影散文"。
这位89岁仍在拍摄《脸庞,村庄》的影像斗士,始终保持着对世界的孩童式好奇。她的镜头既记录1960年代古巴革命后的街头激情,也凝视自家门前四季更迭的野草。当多数导演追求戏剧性时,瓦尔达教会我们凝视生活本身的力量——那些看似平淡的瞬间里,藏着最动人的电影魔法。
此次回顾展不仅是经典重温,更是一场关于创作勇气的启示录。在流媒体时代,瓦尔达坚持用胶片丈量世界的执着,她打破纪录片与剧情片壁垒的胆识,以及始终如一的女性视角,都在提醒着电影艺术的无限可能。当影院的灯光暗下,银幕上跳跃的光斑或许会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同样的好奇与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