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至深的话剧《主角》:生命苍凉与奋进的震撼呈现

2025-05-14 09:00:37

当大幕缓缓落下,上海大剧院内雷鸣般的掌声持续了整整五分钟。舞台中央,青年演员刘李优优饰演的秦腔名角忆秦娥深深鞠躬,眼含热泪。这一刻,70万字文学巨著与3小时舞台艺术的灵魂完成了跨越时空的共鸣——陕西人艺五年磨一剑的话剧《主角》,正以摧枯拉朽的艺术力量震撼着每位观众的心灵。

这部改编自茅盾文学奖作品的话剧,仿佛一把锋利的刻刀,将人生的悲欢离合雕刻得入木三分。有观众散场时仍红着眼眶:"那些戏曲唱段响起时,仿佛看见命运在舞台上流转。"原著作者陈彦曾动情评价:"舞台上翻涌着命运的苍茫与生命的倔强,就像秦腔里的苦音与欢音,交织成震撼人心的交响。"

在文学与戏剧的跨界对话中,陕西人艺创造了独特的艺术密码。从《白鹿原》的黄土悲歌到《平凡的世界》的青春史诗,再到《主角》的梨园传奇,"茅奖三部曲"已巡演千场。剧院创作团队有个执着的信念:"文学不是舞台的说明书,而是点燃戏剧灵魂的火种。"《主角》中那些精心保留的《杨排风》《白蛇传》经典唱段,既是戏曲艺术的华彩乐章,更是主角命运的隐喻符号。

舞台中央的刘李优优,正经历着与角色相似的艺术涅槃。这个90后姑娘为塑造从11岁到51岁的忆秦娥,把自己"浸泡"在秦腔世界里两年多。最初连水袖都甩不利落的她,如今每个身段都带着戏曲演员的筋骨。"有次排练到凌晨,她还在对着镜子练眼神。"剧组同仁回忆道,"那种专注,就像戏里'冬练三九'的艺徒。"

在后台化妆间,总能看见刘李优优的"角色日记",密密麻麻记录着人物每个阶段的心理轨迹。"31岁那场戏,我加了抚摸戏服的小动作。"她解释道,"这是经历过事业低谷后,对舞台的珍惜。"这种"用显微镜观察角色"的创作态度,让她的表演既有戏曲程式美,又充满生活质感。

当大幕最后一次升起,年过半百的忆秦娥在《鬼怨》唱段中回望人生。台下有老戏迷轻声跟着哼唱,年轻观众则被这种艺术传承的力量震撼。剧场此刻成了时空交汇的圣殿——这里既有传统戏曲的魂,又有现代话剧的骨,更跳动着所有追梦者共同的生命节拍。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