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利不做试管婴儿遭批傲慢网友力挺个人选择引热议

2025-06-22 09:32:44

三年前李孝利在综艺节目中的一段发言突然在韩国网络掀起轩然大波。这位国民妖精关于生育观的坦率表达,如今被重新翻出竟引发两极分化的激烈争论,一句"不想借助医学的力量怀孕"的私人选择,意外戳中了韩国社会最敏感的神经

在2022年播出的《炒年糕店那哥哥》中,李孝利谈及生育计划时表示:"如果自然怀孕会非常感恩,但不想进行试管婴儿"。她透露身边有58岁才生育的案例,因此仍对自然受孕保持期待。这番言论近期被翻出后,部分网友指责其言论涉嫌贬低试管婴儿家庭,认为这种说法会让历经艰辛的试管妈妈们感到被冒犯。

实际上李孝利在节目中展现了更深层的思考。她坦言作为长期以自我为中心的艺人,渴望体验"因爱他人而忘却自我"的感受。受到一本关于印度不孕女性的书籍启发,她开始反思:"奉献不一定只能通过生育实现,即使没有孩子,也可以怀着母爱对待所有生命。"这种哲理性的生命观却被选择性忽视,焦点全集中在关于试管婴儿的那句话上。

争议迅速发酵成网络论战。批评者愤怒表示:"知道有多少家庭依靠医学手段迎来新生命吗?""这种言论会让正在接受不孕治疗的人心碎"。更有人上升到国家层面:"在低生育率危机下,经济优渥的艺人却发表这种言论?"不过支持者则认为这是过度解读:"个人生育选择权不该被道德绑架""强迫女性接受侵入性治疗才是真正的傲慢"。

这场风波折射出韩国社会对生育议题的高度敏感。据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数据显示,韩国试管婴儿数量10年间增长近3倍,每100名新生儿中就有约6名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诞生。在生育率持续走低的大环境下,任何关于生育方式的讨论都可能触发集体焦虑。

值得玩味的是,李孝利夫妇近年持续展现社会责任感。从济州岛搬回首尔后,他们不仅以现金购入价值60亿韩元的豪宅,更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累计捐赠2亿韩元支援青年自立,长期资助流浪动物保护。这些善行与当下的争议形成微妙对比,让人思考公众人物言论被片面解读的困境。

这场跨越三年的"翻旧账"争议,本质上是对生育自主权与社会期待之间张力的体现。当一位女性坦诚分享自己的生育焦虑与人生思考时,社会更需要的或许是包容的倾听,而非断章取义的审判。在生育选择日益多元的时代,如何尊重个体差异的同时维护群体情感,成为值得深思的命题。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