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达拉》震撼首映京城援疆大爱铸就时代华章"

2025-06-22 09:32:37

大银幕即将绽放一场跨越时空的边疆史诗!援疆题材电影《阿克达拉》日前在北京举行盛大首映,这部凝聚着三代人奋斗记忆的匠心之作,以200分钟胶片镌刻60年援疆壮歌,用光影为新时代的"边疆拓荒者"树碑立传。

影片改编自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的同名小说,巧妙以棉花育种为叙事纽带——从戈壁滩上第一株棉苗的艰难成活,到现代化棉田的银浪翻滚,这条贯穿始终的农业线索,串联起19个援疆省市波澜壮阔的协作画卷。导演张忠坦言:"创作始于2009年对援疆干部的持续追踪,他们用平凡人的坚守,在沙漠边缘种出了精神绿洲。"

为真实再现援疆场景,剧组开启了一场7000公里的创作长征:从新疆昌吉州的茫茫戈壁到福建沿海的现代都市,4万平米实景搭建还原了半个多世纪的边疆变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9500人次的群众演员里,有三分之一是真实参与过援疆建设的干部群众,他们带着自己的故事走进镜头,让胶片记录下最本真的时代印记。

老戏骨李雪健的表演堪称全片灵魂,他饰演的初代援疆干部,手掌皲裂如胡杨树皮,眼神却明亮如天山雪水。监制西尔扎提亚合甫透露,影片特别设置了哈萨克族老人教授汉族青年驯鹰、维吾尔族姑娘带领援疆医生采药等动人情节,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细节处自然生长

不同于传统主旋律电影的宏大叙事,《阿克达拉》更关注个体命运与国家战略的交响:上海知青留在边疆的初恋信物、福建专家改良的节水灌溉系统、山东教师创办的"马背小学",这些充满烟火气的故事碎片,最终拼凑出一幅完整的时代拼图。正如文艺评论家所言,影片用中华美学特有的含蓄与深情,完成了对奉献精神的诗意诠释。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今天,影片中"援疆二代"返乡创业的情节格外引人共鸣。当年轻的面孔带着无人机和电商技术回到父辈奋斗过的土地,新旧观念的碰撞时代精神的传承,让这部边疆史诗焕发出新的现实意义。

据悉,这部凝聚着电影人三年心血的诚意之作,将于6月21日登陆全国院线。届时,观众不仅能领略天山雪峰的壮美、塔克拉玛干的苍茫,更将透过银幕触摸到那些把青春熬成白杨,用热血浇灌绿洲的动人故事。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