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我》影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每个平凡灵魂都值得被看见

2025-06-22 09:32:14

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近日迎来一部令人瞩目的华语电影《小小的我》,这部由新生代导演杨荔钠执导、青年演员易烊千玺主演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脑性麻痺患者追寻尊严与自我价值的动人故事。

影片讲述脑性麻痺青年刘春和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突破身心限制的历程。从尝试独自出门、应徵工作到学习打鼓,每一个看似平常的生活片段对他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当他遇见自由奔放的大学生雅雅时,第一次感受到被平等对待的温暖,这段关系的起伏也成为他重新审视自我的重要契机。

这部电影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单纯讲述"脑瘫"这一特殊群体,而是通过细腻的刻画引发观众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正如片中反复出现的古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导演用这个意象完美诠释了主角的精神世界——即使身处阴影,也要努力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刘春和这个角色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在于他既不悲情也不英雄化的真实呈现。他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会为工作被拒而沮丧,会为爱情心动,也会在挫折面前怀疑自我。导演刻意避免将角色符号化,而是让观众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这种处理方式让影片更具感染力。

影片对"正常"概念的探讨尤为深刻。刘春和不渴望特殊对待,只希望获得平等的尊重。这种诉求直指社会对残障群体的认知误区——真正的包容不是居高临下的怜悯,而是发自内心的平视。电影通过大量生活细节,让观众反思:我们是否常常只看到"障碍"而忽略了"人"本身?

家庭关系的刻画是影片另一亮点。三代人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特别是母亲陈露既过度保护又情感绑架的矛盾行为,折射出东亚家庭典型的代际创伤。外婆陈素群与刘春和之间毫无保留的爱,则暗示着家庭关系中"和解的可能性"。

《小小的我》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摒弃了传统励志片的煽情套路,用近乎纪录片的真实感呈现一个特殊群体的生活常态。导演杨荔钠选择用最朴实的镜头语言,讲述这个关于尊严与成长的故事,让观众在平静中感受到生命的韧性与温度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易烊千玺的表演堪称突破。他通过细微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完美诠释了一个脑性麻痺患者的内心世界,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演技深度。其他演员如林晓杰、蒋勤勤等人的表演也同样精彩,共同构筑了这个打动人心的故事。

这部入围国际电影节的作品,不仅是一部关于特殊群体的电影,更是一面镜子,照见每个普通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的困境与突破。它提醒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完美,而在于内在的自我认同与成长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