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帝国》以阿道夫·希特勒的引言拉开序幕:“言语是通往未知领域的桥梁。”这句充满暗示性的话语,为这部基于真实事件的惊悚片奠定了基调。
故事始于华盛顿特区,一辆白色厢式货车在城市中穿行。车上三名男子正在后座组装炸弹,其中乌斯曼(罗杰·约森饰)望着建筑周围的人群突然犹豫——他意识到这个按钮按下后的代价。最终他叹息着弃车离去,却不知这正落入FBI的圈套。停车场里,年轻探员内特·福斯特(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饰)被同事嘲笑“连枪都握不稳”,而当乌斯曼拨通引爆电话时,等待他的只有黑洞洞的枪口。
审讯室里,内特发现了更残酷的真相:这个所谓的恐怖分子,不过是因家乡遭误炸而心怀怨恨的迷途青年。当内特质疑“言论与行动存在本质区别”时,反恐组长赞帕诺(托妮·科莱特饰)发出讥讽的冷笑——在这个非黑即白的世界里,共情能力反而成了致命弱点。
转折发生在化学罐车泄漏事件。当所有人将矛头指向境外恐怖组织时,赞帕诺却递给内特一本《特纳日记》——这本被奉为白人至上主义圣经的小说,曾启发过1995年俄克拉荷马城爆炸案。随着监听录音里传出电台主持人达拉斯·沃尔夫(崔西·莱茨饰)预言“种族战争”的狂热宣言,一个更危险的假设浮出水面:真正的威胁或许来自国内。
内特被迫踏上卧底之路。剃光头发、研读《我的奋斗》、在沙发上藏窃听设备...当他以“退伍海军”身份混入新纳粹团体时,发现这里远比想象中复杂:有约翰尼(德文·德鲁伊德饰)这样渴望归属的问题少年,也有像罗伊(塞斯·南里奇饰)般崇尚暴力的极端分子,更有隐藏在中产社区、用童话故事给孩子洗脑的工程师格里(山姆·特拉梅尔饰)。最令人不安的是,这些人的共同点并非疯狂,而是深信自己才是受害者。
当内特终于接触到核心人物沃尔夫时,荒诞真相让他窒息——这个煽动仇恨的电台明星私下承认:“我只是在表演”。但更深的阴谋正在发酵:格里团队已获得放射性铯元素,他们计划用“无领袖抵抗”策略发动袭击。最终对决发生在郊区别墅,内特用一袋洗衣粉伪装成泄漏事故,为特警队争取了关键30秒。
影片结尾充满黑色幽默。成功破案的内特获得升职调令,而他在酒吧救下的少年约翰尼,此刻正在教室讲述自己如何走出仇恨。当内特念出歌德诗句“这本该是高贵的灵魂”时,赞帕诺终于道破选择他的原因:“法西斯主义唯一的养料,就是受害者情结。”
这部改编自FBI真实卧底行动的影片,用近乎纪录片的手法展现了极端主义的滋生土壤。当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饰演的卧底在镜前剃发时,观众能清晰看见他颤抖的手指——这个细节胜过千言万语,揭示出对抗黑暗的真正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