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香港恐怖片沉寂多年后,《七月返归》如同一记惊雷划破夜空。这部被称作"mm2新导演计划"收官之作的电影,巧妙地将90年代都市传说与当下社会隐喻熔于一炉,让观众在惊悚氛围中感受到更深层的颤栗。
影片以香港著名的九广铁路广告灵异事件为切入点,讲述拥有阴阳眼的荣仔在母亲自杀未遂后重返香港的故事。导演谢家祺曾在网络以"中环塔伦天奴"之名创作恐怖故事,这次他将多年积累的诡谲想象搬上银幕。那些看似荒诞的超自然现象,实则暗藏着对现实社会的犀利观察。
荣仔回到童年居住的诡异公寓,发现这里流传着关于七楼的恐怖传说。导演巧妙运用倒叙手法,从"第七天"开始逆向讲述,这个设计不仅呼应民间"头七回魂"的习俗,更暗喻香港回归后的历史轨迹。当观众看到片中重现的"狐狸先生几多点"游戏时,那个喊着时间点数、随时可能转身抓人的"狐狸先生",俨然成为某种权力象征的绝妙隐喻。
影片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莫过于那场邪教祭典。所有参与者必须割去舌头才能获得"新生",这个设定让人联想到《美丽新世界》中的精神麻醉剂。当白衣飘飘的"锺婆"呼唤"锺哥"时,熟悉粤语的观众会心一笑——这个发音近似"中国"的细节,展现出导演大胆的批判精神。那些被迫沉默的居民,何尝不是现实社会的缩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对香港都市传说的创新演绎。除了经典的火车游戏,片中反复出现的梨子意象也耐人寻味——在粤语中"梨"与"离"同音,暗示着母子分离的命运。而阴阳眼的设定更是点睛之笔:当看见真相成为一种诅咒,沉默就变成了生存的必需品。
从《香港制造》到《大象席地而坐》,华语电影从不缺乏对现实的隐喻表达。但《七月返归》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这种表达包裹在商业类型片的外壳之下。观众既可以享受传统恐怖片的视听刺激,又能从层层隐喻中解读出深刻的社会批判。当片尾"第一天"的字幕出现时,每个观众都不得不思考:在这个看似美丽的新世界里,我们究竟该如何自处?
这部电影或许会成为香港恐怖片复兴的标志。在审查制度日益严格的今天,导演用鬼故事说真话的勇气尤为可贵。那些游荡在七月香港的亡灵,诉说的何尝不是活人的困境?当灯光亮起,银幕上的恐惧消散了,但现实中的思考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