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转世也无法改变世界,《怪物》撕裂人性最后的伪装

2025-07-02 14:22:45

当金棕榈的光环渐渐褪去,是枝裕和在跨国创作中寻找新的突破点。从法语片《真实》到韩语作品《婴儿转运站》,这位日本电影大师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创作水准,却也隐隐显露出某种创作焦虑。直到2023年,《怪物》以破天荒的黄金三角阵容惊艳亮相——导演是枝裕和、编剧坂元裕二、配乐坂本龙一,这个组合不仅让影片斩获坎城最佳剧本奖,更标志着是枝裕和自《幻之光》以来首次让渡编剧权。

三段式的叙事迷宫犹如《下女的诱惑》般精巧,影片通过母亲、教师和孩童三个视角层层剥开真相。这种独特的叙事结构不仅颠覆了是枝裕和以往温和的创作风格,更将观众卷入一场关于"谁是怪物"的灵魂拷问。在火光冲天的开场中,少年凑那个"人脑换猪脑"的诡异提问,就像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传统的是枝裕和作品总是以温柔包裹尖锐,将社会矛盾隐藏在日常生活之下。而《怪物》却撕开了这层温情面纱,直指人性中最混沌的地带。母亲眼中的怪物是失职的校方,老师眼中的怪物是蛮横的家长,而孩子眼中的怪物,则是整个扭曲的社会体制。这种多重视角的切换,让"怪物"的定义不断变形,最终指向一个更令人窒息的真相。

单亲妈妈早织发现儿子行为异常时的无助,新任教师保利遭遇不实指控时的委屈,这些片段都精准击中了现代社会的敏感神经。当教育变成推诿责任的游戏,当沟通沦为自说自话的独白,每个人都可能在不经意间成为他人眼中的怪物。影片巧妙地将观众置于不同立场,让我们亲历"片面真相"带来的认知偏差。

直到第三个视角展开,拼图才终于完整。两个男孩在废弃车厢打造的乌托邦,藏着最动人的秘密。那些说不出口的情感,化作地板的刮痕和乐器的呜咽。在这个成人规则失效的角落,纯真的情感找到了最自由的表达方式。当社会忙着给各种关系贴标签时,孩子们却在重新定义爱的模样。

坂本龙一的配乐为这个复杂故事注入了灵魂。片尾曲〈Aqua〉取自他1999年的钢琴专辑《BTTB》,标题"返璞归真"的寓意与影片主题完美呼应。琴键流淌出的不仅是旋律,更是一种超越语言的祝福——愿那些不被理解的灵魂,永远保持最初的模样。

在这个习惯非黑即白的世界里,《怪物》勇敢地拥抱了所有灰色地带。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怪物或许不是具体的人,而是那些不容置疑的社会规训。当两个男孩在雨中奔跑,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青春的逃亡,更是一个关于如何在这个世界上温柔生存的寓言。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