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韩国女团Billlie成员TSUKI在网综《Workdol》中的一段发言引发热议。节目中,这位00后偶像体验渔夫工作时脱口而出的「没做过兼职的人缺乏社会性」,犹如一颗深水炸弹,在韩网掀起持续三天的讨论风暴。截至发稿,相关话题已收获1600+条激情留言,评论区俨然成为大型职场生存经验交流现场。
▼节目3分58秒的对话片段被反复截取传播:
当资深渔夫询问"第一次出海感觉如何"时,TSUKI擦拭着被海水打湿的刘海笑道:"其实比想象中适应得快,可能因为出道前做过便利店兼职。那时候学会最重要的事就是——没经历过兼职锤炼的人,真的会缺失社会性这一课。"
【现象级共鸣背后的社会镜像】
翻涌的评论浪潮中,最高赞回复道破天机:"这不是简单的职场感悟,而是当代青年的社会化生存指南。"数据显示,韩国20-34岁群体兼职经历覆盖率高达78%,但仍有22%的"职场小白"直接踏入正式就业市场。某人力资源机构2023年报告显示,无兼职经验的应届生首年离职率是有兼职经历者的2.3倍,社交冲突成为最主要离职原因。
网友@海浪面包师现身说法:"大学时在烘焙坊兼职,有次把盐当糖倒进面团,师傅没骂人而是说'现在你永远会先舔手指确认了'。这种用错误买经验的奢侈,在正职里根本不存在。"这条获赞3800+的留言下方,挤满类似的血泪史:从搞错咖啡订单被顾客当众泼饮料,到送外卖进错单元楼被投诉——这些当年令人脚趾抠地的尴尬,如今都成了简历里看不见的宝贵资产。
【社会性修炼的三种核心维度】
心理学教授金敏珠在分析这波现象时指出:"兼职本质是低风险的社会化训练场,能同时锻造三重能力:
1. 情境感知力:读懂空气的隐形课程
2. 抗压修复力:被投诉后的情绪管理
3. 协作适应力:与不同世代同事的相处之道"
节目里TSUKI的表现堪称教科书:当渔船突然转向导致水桶翻倒,她第一时间抓住滚动的鲷鱼,用方言逗笑板着脸的老船员;分拣渔获时主动请教"怎么快速辨认雌雄",这种化解尴尬的积极姿态,正是多年便利店夜班磨出来的本领。制作组透露,原本担心偶像吃不了苦,结果她清理鱼内脏的速度比摄像组长还快。
【职场新鲜人的生存悖论】
值得注意的是,第10条评论引发二次讨论:"社会性不足才更需要兼职"VS"兼职不该是必修课"。首尔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朴主任分享了个典型案例:金融系高材生林某,实习期因不敢询问确认流程,导致百万级汇款出错。"他后来告诉我,从小到大只要按标准答案做题就行,从来没人教过他'提问的时机'。"
这种学校与社会间的能力断层,在日本衍生出"打工留学"产业,欧美则有Gap Year文化。相较之下,韩国职场文化研究学者指出:"我们的年轻人被逼着在补习班和职场间直线冲刺,缺少试错缓冲区。"这或许解释了为何TSUKI的发言能引爆共鸣——她无意间戳中了东亚教育体系里那个没人明说却真实存在的生存法则。
【新生代偶像的破壁成长】
深挖TSUKI的经历会发现,这个02年生的女孩有着非典型偶像轨迹:中学时在便利店值大夜班,当过杂志模特被摄影师骂哭,出道前还做过儿童舞蹈教师。粉丝整理的她「社会人进化史」时间线显示,正是这些碎片化经历,塑造出如今节目里那个能自然搭讪海鲜市场阿姨、被渔网划伤手也不喊停的"实干派偶像"。
这种特质在新生代艺人中愈发珍贵。娱乐评论人H指出:"第四代女团普遍存在'橱窗娃娃'现象——练习生时期就被过度保护,导致综艺里接不住梗,采访像背台词。"而像TSUKI这样有过"社会摸爬"经历的偶像,往往展现出更鲜活的魅力,这或许能给业界带来启示。
夜幕降临,节目最后镜头定格在TSUKI倚着渔船吃泡面的背影。她望着远处灯塔突然说:"便利店的微波炉声、渔船发动机声,其实都是生活按下的快进键。"这句即兴感悟,或许正是这场讨论最好的注脚——在社会这门终身课程里,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兼职教室"。
(注:文中所有数据及专家观点均为剧情需要虚构,请勿作为事实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