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波士顿》评价好看吗?原型是谁?

2024-06-16 21:27:06

《 1947波士顿 》评价好看吗?这算是一部传记电影,虽然过程中几乎都是平铺直叙,但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带给观众的「真挚的情感」,《 1947波士顿 》不会卖弄什么炫砲的运镜,也不会有刻意的疯狂曲折,而是单纯在刻画韩国人如何利用运动来紧密与民族主义做强烈的连结,故事讲得直白,但刻画情感的功力却很棒,这过程中我还真的落泪很多次,许多幕都能深深给观众共鸣。《 1947波士顿 》的重点虽然是马拉松,但更多的是在刻画运动员的国家被剥夺、被忽略、不被承认、不被看好的那种不甘心、困境、挑战。

我觉得《 1947波士顿 》的故事也有点像是台湾的处境,因为国际政治地位的关系,在运动场上自己像是没有真正归属,没有一个家的感觉。披上国旗是一种骄傲,民族主义、国家对一个人来说是一种力量的存在,当有人愿意支持你,愿意以你为荣,这对一个人来说内心是有多么大的力量坚持下去。《 1947波士顿 》以一种还原原型人物的方式来述说一个传记电影,不仅是在让观众了解到孙基祯这号传奇人物,更展现南韩人当时为了让自己国家被看见所做的努力和牺牲。这部电影会让我佩服南韩人当时的勇敢和团结,或许这也可以给台湾处境一个借镜,也并不是说我们要用血流成河或是激进的方式来争夺,不过南韩人当时的勇气我觉得是人都可以拥有的,因为为国家而战并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而是长期的每个人努力才能一点一滴地改变。

《 1947波士顿 》(波士顿1947、松夺之路)是一部2023年上映的韩国人物传记电影,由《爱的礼讚》导演姜帝圭执导,河正宇(饰演孙基祯)、任时完(饰演徐润福)、裴晟佑(饰演南昇龙)、金相浩(饰演白南铉)主演。电影讲述韩国光復后希望再次奔跑起来的马拉松选手们,为了参加第一次国际马拉松大赛的愿望和竞赛的故事。

《 1947波士顿 》IMDb评分为:8.1 / 10,看这部电影时我觉得观众可以分成以上这四个角色的各自故事线来仔细观察,他们各自的角色都有各自的看点,像是➊孙基祯对自己的冠军成绩拱手让给别的国家的那份不甘与无奈如何转变成一种用运动来争取自己的国家的决心;➋以及徐润福跑步原本只想要拿奖金的心态如何用自己的双脚跑出自己的童年伤痛和成为民族英雄的过度期;➌以及南前辈这个默默爱国的男人背后付出的那种大爱象徵着南韩人民族的团结天性;➍或者是说在美国生活的白先生如何被这些爱国的选手给感动到比教练还激动的「潜在爱国之心」激起。

这四条角色故事线有各自的重点与发酵,还有交织的激励与感动,也是造就《 1947波士顿 》会这么好看的原因,因为强烈爱国之心是可以被渲染的,有时我们并不是做不到,而是没有做的勇气,但当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开始带头,那一群人就会有更大的勇气,《 1947波士顿 》以最真挚的爱国情感来感动观众、激励观众。

《 1947波士顿 》剧情评论:孙基祯从原本被迫放弃马拉松到成为激励运动家!最完美铁三角

《 1947波士顿 》裡最重要的人物虽然是「孙基祯」,但故事并不是从孙基祯如何踏入马拉松而开始,反倒是从孙基祯被迫不能跑马拉松之路那一瞬间的心碎开始。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孙基祯打破马拉松纪录并且获得金牌,但背景出现的是日本国歌,画面中看不见孙基祯的金牌的喜悦与高兴,反倒是用手中的花盖住运动服上的日本国旗,这画面代表着很多沈重的意涵,本该是高兴的时刻,却是人生中最不甘的时刻。孙基祯对南韩人来说是个民族英雄,《 1947波士顿 》用细腻的情感来刻画孙基祯如何走到这样实至名归的称号。

《 1947波士顿 》的其中一个重要角色故事线就是孙基祯,他与徐润福两者之间的火花很多,也很写实,孙基祯在剧情中几乎是以「堕落」的方式来麻痺自己的马拉松生涯被断送的绝望,这个点是孙基祯一直很在意的点。在《 1947波士顿 》他与徐润福两人的故事线中有许多不错的交织,像是徐润福因为家裡贫穷母亲又需要医药费,所以只想要用跑步得奖金,对一开始的徐润福来说什么爱国情结他根本不在乎,就像是南前辈也有说,在当下的大家都吃不饱饭了,哪有什么心情去管什么爱国和争取自己的国家,这是当下很现实的问题。

《 1947波士顿 》导演以徐润福那样的不幸家庭背景:一个贫穷的家庭、一个生病的母亲、一个善良的儿子辛苦撑着的家庭,成功地扑下情感科话之路,深深牵动着观众的心弦,因为徐润福是个失去一切什么都没有的孩子,每次当我看到徐润福,就会觉得当时的整个南韩就像是徐润福那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失去一切,所以当我看到孙基祯想尽办法要请美军来帮忙财务争取时,那翻译不忍心告诉大家美国不愿意帮助韩国马拉松选手参加波士顿马拉松比赛,这画面相当催泪,因为南韩是个没有要帮助的人,如同徐润福那样,唯有南韩人自己团结,才能帮助自己人,因此当下大众开始团结捐出自己的钱和财产时,那画面象徵着南韩人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连自己人都抛下的那份骨气。

我觉得那一幕真正改变了徐润福,徐润福也终于体会到孙基祯每次都说他难道跑步只有因为钱的提问,徐润福在最后会这么努力以及强烈爱国的转折点,有着妈妈临死前希望徐润福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他最想做的就是创造奇蹟),因此带着大众为他加油打气的那股力量,确实证实孙基祯所爱的南韩人就是这样的真性情以及团结,也深深地带动所有南韩人民族意识到自己是南韩人的那份激昂和骄傲。

我觉得这一幕完美地呼应到徐润福在波士顿比赛中被狗给绊倒的那一幕(这在真正的比赛中确实也有这隻狗出现影响到徐润福手),南韩人遇到任何的阻碍都会再次站起来,就跟孙基祯準备帮徐润福参加比赛遇到保证金不够、没有美国的保证人,他总是说会找到办法的,比赛中的那隻狗的出现,徐润福重新站起来调整步调,显现出南韩人的坚强意志和不放弃任何微小的机会。在我看《 1947波士顿 》这部电影的时候,一直让我想到1988年台湾电影《红叶小巨人》这部电影,在没有资源、没有资金的状态下,仍然不会放弃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标啊,就像是孙基祯所讲的那样,会有别的办法可以解决问题的,唯有放弃,那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 1947波士顿 》剧情评论:徐润福用双脚跑过伤痛阴霾与跑出光荣、成就

《 1947波士顿 》几乎很认真地在还原原型人物,我很喜欢《 1947波士顿 》着重于铁三角和白先生身上,这四个角色的化学反应有着很紧密的情感,当中我觉得南昇龙也是个很重要的角色,他是最一开始鼓励孙基祯不要放弃马拉松职涯的人,我个人蛮喜欢他的个性,他很能替别人想,却也是愿意为别人牺牲自己的人,像是他偷偷想要解决孙基祯担心的资金问题而卖掉奖牌;而在孙基祯和徐润福之间的意见不合衝突,他都是一个润滑剂,甚至会带来开心氛围的人;他个人的自我牺牲特质也有在波士顿马拉松这场比赛中,在心碎之坡那段路,他是替徐润福开到的人,在场上更是一种世代交替的荣耀感,他虽然只有第12名,但他成为让新世代选手在场上被看见的重要助力之一。

说到世代交替,《 1947波士顿 》并不是着重在孙基祯再次跑上马拉松的跑道上,而是着重在他把「运动+爱国情操」世代交替下去,将南韩人的心再次团结凝聚在一起,因此《 1947波士顿 》中一开始孙基祯对身边其他人表现出来的态度总会让别人感到痛苦和堕落,但一旦他决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所以他开始训练徐润福的那段时间,两人的发生了很多衝突,这些衝突巧妙地衬托出孙基祯内心裡那股「爱国」蠢蠢欲动和爆发,而他有一段时间对徐润福很苛刻,因为他急躁地想要让徐润福「必须要爱国」才行,然而在理解到徐润福本身家庭的困苦和贫穷带来的现实面时,两者之间开始互相尊重与理解。

以徐润福自己一开始对跑步的理解,他就屈服于现实对钱的需要而跑,而跑步的段岁月中有着很多的伤痛,有贫穷、有与妈妈之间的苦日子、有得到僧人的暖心帮助,尤其是那段要人命的山坡,是陪伴徐润福整个童年的道路。孙基祯对徐润福有着深刻的理解,也就在于徐润福失去妈妈之后送饭回去给僧人的那一刻开始,孙基祯了解到原来徐润福对「跑步」会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过去的童年伤痛。

因此在《 1947波士顿 》最后波士顿马拉松的比赛过程中,虽然都是跑步,但这过程中都是紧紧连结徐润福跑步的心境,他想要跑出失去妈妈的伤痛,他想要让人生重新开始,他想要实践为自己的人生创造奇蹟的承诺,这也是为什么《 1947波士顿 》会这么感动,因为徐润福的每一步都是在让自己可以有崭新的人生目标,我想在徐润福得到冠军的那一刻,应该完全能彻底理解孙基祯所讲的更远大的眼光和目标,那就是接棒孙基祯「为国家」跑出一个未来。

电影《 1947波士顿 》结局

《 1947波士顿 》因为是传记电影,所以在结局上其实不用去想就会知道徐润福会是冠军,尤其是片名也直接地直接告诉观众了~但我觉得这部电影并不是说一个结局,而是在说一个徐润福马拉松生涯的起始,对徐润福来说这不是结局,而是开始而已。《 1947波士顿 》因为在电影前半段努力铺陈刻划的人物角色「同情感」,带动观众的心一直到波士顿马拉松的赛场上,我个人真的还蛮喜欢这场马拉松的过程,导演无时无刻创造出紧张感,因为这是徐润福的第一场比赛,也是背负着所有国民期待的比赛。

这比赛过程中前半段是他与南昇龙两人一起并肩跑步的过程,我们能深深感受到南昇龙身为老将的那份熟练,带领着徐润福每一步都跟上,而且一开始徐润福并不是保持着领先的位置,在这阶段的南昇龙一直在告诉徐润福要稳住,不要因为情绪被影响而衝动毁了自己的步调,看了《 1947波士顿 》中我真正体会到马拉松真的不是比谁一开始快,而是比谁最能沉住气,这一点完全呼应一开始徐润福接受孙基祯训练时的那份尖锐的稜角,每次都和孙基祯有摩擦,但后来徐润福被孙基祯磨到变成一个圆滑的个性,徐润福在场上也才理解到孙基祯的专业和叮嘱都是对的。

《 1947波士顿 》在赛场上的故事弧线是採用越来越高昂的氛围来刻划,但在中途突然间来了个「大摔跤」让观众的内心抽动一下,徐润福在赛道上被一隻观众的狗给绊倒,徐润福想要重新爬起来的那一幕相当催泪,这一摔连动起整个南韩人的希望跌到谷底,徐润福那抖个不停、不听使唤的双脚拼命想要站起来,加上在旁边一直在喊着要徐润福不要急着快跑的声音,徐润福在场上只有自己可以让自己站起来,能创造奇蹟的也只有徐润福自己,我很喜欢《 1947波士顿 》这一幕的慢镜头来回穿梭于徐润福和孙基祯这两个角色身上,在人海中两人的心紧紧牵繫,知道这是徐润福可以爬起来的力量。《 1947波士顿 》让我很佩服可以让一场马拉松比赛描绘得如此精彩和曲折,每一幕都细腻刻划着情感共鸣,完全可以让观众从头哭到尾的一部电影啊!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