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圣电影新作《BIG》以六位癌末病童在816病房的共同抗争为背景,将圣诞奇迹娓娓道来。六位童星主演,携手曾沛慈、范逸臣、田中千绘等演员,配以金奖团队配乐何国杰、音效杜笃之与吴书瑶,以及新海诚御用美术导演丹治匠领衔的日义动画团队,呈现出一场感人至深的家庭电影。
编导的贪心与执着
尽管幕后团队实力强大,但编导对故事的贪心与执着,让《BIG》的片长陷入一个微妙的境地。158分钟的电影时间对观众而言是一场耐心的试炼,而电影未能完整地展现六位癌末病童与家人的故事。然而,六位童星真挚自然的表演,以及感人至深的配乐与剧情,仍使观众无法抑制眼泪的流出。
多元癌末家庭,多样病童性格
《BIG》描绘了六组不同家庭状况的癌末家庭,每组都有独特的故事。从刚离婚的家庭到新婚夫妇、单亲妈妈、夫妻失和,再到两足受伤需坐轮椅的家庭,每个角色都展现了不同的家庭背景。这多样性使得观众在电影开头面对所有角色性格与背景时感到有些困扰,但幸运的是,21位演员通过可爱逗趣的群戏为每个角色注入了鲜明的性格。
故事失控的困境
然而,随着故事的推进,电影逐渐失控。为了详细叙述每个家庭面临的困境,以及避免电影过于悲伤,编导在个人戏与群戏中徘徊,导致剧本变得杂乱无章。直到一位关键的病童身亡后,电影才重新聚焦在这些病童身上,但也因此消耗了观众的耐心。电影时长的限制使得不可能述说所有角色的故事,但编导却未能确定主线,导致故事的重心模糊不清。
童星们真挚动人的表演
六位童星的表演无疑是《BIG》的最大亮点。相较于大人偶尔尴尬的台词或过于夸张的情绪表演,孩子们的表演更为真实人性化。他们口中脱口而出的童言童语为故事增添了幽默感,而在面对生死挑战的情感戏中,他们逼真的表现让观众产生了共鸣,不禁流下眼泪。六位童星成功地将孩童的青春活力装进了癌末病童面临生死焦虑的剧本中,表现出色,让人为之动容。
动画的加分与疑惑
《BIG》的动画部分是影片的亮点之一,由新海诚御用美术导演丹治匠领衔的日义动画团队精心打造。然而,对于动画是否真正对电影叙事有帮助,存在一些疑惑。从真人切换到动画时的类型突变让人感到突兀,而动画的剪辑与真人部分缺乏关连,使得观众在前段时间感到困惑。然而,动画在关键的病童身亡场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幻想画面传达了深刻的感伤和挫败。整体而言,动画的制作精良,成功地为《BIG》增色不少。
结语:家庭之爱,童真之美
《BIG》虽然面临一些剧本上的困扰和导演选择上的犹豫,但在六位童星真挚动人的表演、感人至深的配乐以及新海诚御用美术导演的动画加持下,依然是一部充满温情、感人至深的家庭电影。影片让观众在笑与泪之间穿梭,见证了六位小英雄对抗病魔、展现家庭之爱的奇迹。或许在时间与剧本上有所不足,但观众依然能从影片中感受到童真之美,以及对生命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