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战》(Halo) 影集于 2022 年在 Paramount+ 平台首播,第二季则于 2024 年初推出。作为备受期待的射击游戏改编作品,虽然评价不尽理想,但该剧仍提供了精彩的动作场景和丰富的游戏彩蛋。自 2001 年《最后一战:战斗进化》(Halo: Combat Evolved) 推出以来,这个系列已成为全球最成功的游戏 IP 之一。然而,就像所有的改编作品一样,从游戏到影集的转变带来了不少变化,有些让粉丝感到惊喜,有些则令人失望。
Paramount+ 将《最后一战》的世界观改编成「白银」时间线,也代表这部影集故事会独立于游戏,虽然保留了游戏的核心主题和主要角色,但在故事发展和设定上做出了重大调整。第二季更是引入了更多与原作相距甚远的变化,引起不少死忠粉丝的不满。以下是影集与游戏之间最明显的十大差异。
1. 士官长不再「无脸」2. 人类与星盟的複杂关係3. 银色小队取代蓝队4. 全新的间谍科技5. 与光环的特殊联繫6. 哈尔西博士的不同命运7. 「星盟」拥有自己的语言8. 斯巴达士兵的叛乱9. 道德灰色地带的 UNSC10. Cortana 的不同起源
1. 士官长不再「无脸」
在游戏中,主角士官长 (Master Chief) 从不摘下头盔,这已成为系列的标誌性特色之一。然而,在影集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由帕布罗薛伯 (Pablo Schreiber) 饰演的约翰-117 没戴头盔的样子。
游戏中士官长的 MJOLNIR 装甲与 Mark VI 头盔背后有丰富的设定,他从小就被训练成为不计代价完成任务的超级士兵。影集製作团队解释,摘下头盔是为了让角色更具人性,展现约翰如何面对被夺走的童年与身份认同问题。但对许多观众来说,士官长的神祕感与威严正是角色魅力所在,过度人性化反而减弱了他的形象。
2. 人类与星盟的複杂关係
游戏中,「星盟」(The Covenant) 是纯粹的外星种族联盟,与人类处于不共戴天的敌对状态。他们只会在需要启动光环时绑架人类,因为人类是「回收者」(Reclaimers),能够操作先行者 (Forerunner) 的科技。
而在影集中,我们看到了身为人类的「受祝福者」玛基 (Makee) 被圣约收养并成为他们的一员。预言者 (Prophets) 知道人类的重要性,因此保护并善待她。这一改变让许多观众看到了更複杂的种族关係,但对熟悉原作的粉丝而言,这种设定显得格格不入。值得注意的是,「白银时间线」中的「星盟」并非完全以灭绝人类为目标,他们需要「受祝福者」来协助使用先行者科技。
3. 银色小队取代蓝队
在游戏和小说中,士官长的战斗团队是「蓝队」,成员包括弗雷德里克-104、凯莉-087 和琳达-058。这些角色与士官长从训练开始就一直并肩作战,共同经历了瑞曲星 (Reach) 的沦陷。
影集则完全重写了这一设定,将团队更名为「银色小队」,成员也换成了凯-125、瓦纳克-134 和莉兹-028。这些新角色更加人性化,尤其是凯移除了情感抑制器后,踏上了自我探索之旅。这些新角色提供了更丰富的故事线和情感连结,但也彻底改变了原作中士官长的战友关係
4. 全新的间谍科技
《最后一战》系列以其未来科技闻名,如滑行空间科技、MJOLNIR 装甲、Cortana 人工智慧和等离子武器等。影集保留了这些经典设定,但也加入了游戏中不存在的新科技。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种可形成投影的间谍技术。角色只需坐在特殊椅子上,将三个金属球状装置放在头上,就能看到并听到其他房间发生的一切,而被监视的人完全不知情。这项创新为故事情节增添了更多谍报元素,为观众带来新鲜感。
5. 与光环的特殊联繫
影集第一季中,只有士官长和玛基能与通往光环的神器互动,他们共享某种特殊的联繫。这一设定与游戏中所有人类作为「回收者」都能操作先行者科技的设定大相径庭。
到第二季,我们发现关韩 (Kwan Ha) 也可能拥有类似能力,她不仅帮助哈尔西博士和米兰达开启了先行者之门,还能看到特殊的幻象。这些改变大幅扩展了影集的神秘元素,但截至目前,这些特殊联繫的本质和原因仍未得到完整解释。
6. 哈尔西博士的不同命运
哈尔西博士 (Dr. Halsey) 是斯巴达士兵计画、Cortana 人工智慧和 MJOLNIR 装甲的创造者。在影集中,由于参与绑架儿童、进行人体实验等罪行,她在第一季结束时被迫逃亡。
这与游戏中的设定截然不同。游戏中,即使圣约入侵,UNSC 也从未指控哈尔西的罪行,因为他们深知她的知识和技能对战争至关重要。影集中 UNSC 宁愿牺牲这位关键科学家也要撇清自己的责任,这一设定让我们看到了更複杂的政治现实,但也让故事发展与原作相去甚远。
7. 「星盟」拥有自己的语言
在游戏中,为了让玩家理解剧情,「星盟」总是说英语。但影集中,「星盟」有自己独特的外星语言。
观看「星盟」成员用他们独特的语言交流是影集中最精彩的场景之一。这一改变不仅更符合逻辑,也增强了异星文明的真实感和神秘感。电视媒体相比游戏更适合加入字幕和外语对白,观众能够专注于故事发展而不会影响游戏体验。
8. 斯巴达士兵的叛乱
游戏中的士官长只有一个目标:完成任务,不计代价。他是一个完美的士兵,从不质疑命令。影集则彻底改变了这一形象,士官长和凯在发现自己童年被绑架的真相后,开始质疑 UNSC 的命令和哈尔西博士的行为。
这种叛逆精神在第二季更加明显,为角色增添了更多层次和内心挣扎。这种改变使角色更加立体,但也与游戏中那个沉默寡言、绝对服从的士官长形成鲜明对比。
9. 道德灰色地带的 UNSC
游戏中,联合国太空司令部 (UNSC) 被简单塑造为保卫人类的正义力量。而影集则将 UNSC 描绘成一个道德模糊的组织,为达目的不惜牺牲士兵甚至平民。
影集开始不久,我们就看到一群试图脱离 UNSC 统治的人与「星盟」交战。这些叛军认为 UNSC 利用「星盟」威胁作为巩固自身统治的藉口。这种複杂的政治现实对观众来说更具深度和共鸣,展现了大型政府组织的真实性和灰色地带,而非单纯的善恶二分。
10. Cortana 的不同起源
Cortana 是士官长最忠诚的伙伴,但她在游戏和影集中的创造过程和目的完全不同。游戏中,Cortana 是哈尔西博士通过多个複製体创造的人工智能,最初用于协助研究,后来因为「运气」而选择了士官长作为搭档。
影集中,Cortana 只使用了一个快速複製体创造,其目的是协助控制斯巴达士兵。哈尔西直接将 Cortana 指派给士官长,后者完全没有选择权。更重要的是,游戏中 Cortana 通过芯片安装在装甲内,而影集中她直接植入士官长的大脑。这展现了不同版本的伙伴关係,也为未来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最后一战》影集最终遭到 Paramount+ 取消订阅,但 Netflix 取得部分区域的第一、第二季的版权,即将在 3/1 登上 Netflix 平台。无论你是长期的游戏粉丝还是刚接触《最后一战》的新观众,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影集。虽然「白银时间线」与原作有所不同,但它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来探索这个宏大的科幻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