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来中国商业电影的浪潮中,乌尔善导演始终保持着独特的创作姿态。从先锋武侠《刀见笑》到奇幻史诗《转生术》,再到冒险巨制《寻龙诀》,其作品总能跳脱类型片框架,在视听语言与叙事深度间找到平衡点。这种创作特质在2023年现象级作品《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中达到新高度,该片近期登陆台湾流媒体平台,再次引发华语电影迷的热烈讨论。
相较于多数依赖特效堆砌的奇幻大片,乌尔善的创作哲学更注重人性张力的构建。在《封神第一部》里,观众熟悉的仙魔斗法退居次席,商周王朝更迭被解构为两对父子的权力博弈。费翔塑造的纣王颠覆传统认知,不再是狐妖傀儡而是权谋暴君,其与质子军团的心理角力,恰似现代职场中的权力异化寓言。这种将古典文本现代化转译的能力,正是影片引发跨时代共鸣的关键。
值得关注的是,该系列创造性地采用了「封神训练营」演员培养机制。经过六个月马术、格斗与古礼特训的新生代演员,在银幕上呈现出难得的历史质感。姬发与殷郊的成长弧线中,观众既能看见少年热血的纯粹,也能感受到权力漩涡对人性的扭曲。这种「去流量化」的选角策略,在当下影视生态中堪称一股清流。
在视觉呈现层面,剧组耗时两年搭建的朝歌城微缩模型,配合动态捕捉与实体特效的融合技术,打造出兼具史诗感与真实感的商周美学。尽管部分CG场景仍存提升空间,但实体盔甲的金石碰撞、战马奔腾的尘土飞扬,这些细节处理彰显着电影工匠精神的回归。这种创作态度,或许解释了为何该片能实现票房口碑双逆袭,最终斩获26亿人民币的亮眼成绩。
从文化传承角度观察,《封神第一部》的改编策略颇具启示意义。影片没有简单复刻明代话本的神魔设定,而是将「天命」概念转化为现代观众能感知的宿命困境。当姬昌说出「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时,千年神话突然拥有了叩击当代心灵的现实力量。这种「古典文本的现代表达」,或许正是中国奇幻电影破局的关键路径。
随着《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进入后期制作阶段,乌尔善构建的封神宇宙正逐步展开。从已曝光的概念图来看,闻仲魔家四将的巨型机甲设定,预示着更为恢弘的视觉奇观。这个耗时九年打造的系列能否开创中国史诗电影新范式,或许正如影片核心命题所言——重要的不是故事被讲述的时代,而是讲述故事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