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天重启计划研讨会:专家深度解析现实意义与实施策略

2025-03-18 14:13:59

近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剧《180天重启计划》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主创团队、专家学者以及多家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该剧的创作理念、艺术手法和现实意义展开了深入探讨。这部作品不仅为同类型题材的影视剧创作提供了新思路,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引发了广泛关注。

作为导演李漠情感三部曲中的亲情篇章,《180天重启计划》延续了他一贯的细腻情感与人文关怀。李漠在研讨会上分享道,这部剧的创作初衷是希望通过故事探讨如何与父母重新构建亲情关系,以及如何将那些难以言表的关心与爱以更温暖的方式传递给彼此。剧中饰演徐文斌的演员刘畅也感慨道,“演员与角色之间是一种相生关系,角色注入了演员的生命体验,同时也帮助演员在演绎中不断成长。”

饰演吴俪梅的吴越则深情表示,《180天重启计划》是“写给妈妈的一封情书”。她回顾自己的演艺生涯时提到,“无论前路是晴是雨,只要心怀热爱,坚持与妥协之间找到平衡,真诚总能换来真诚,深情总能换来坦诚。”她的这番话不仅道出了演员的心声,也为剧集的情感内核增添了更多共鸣。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高度评价了这部剧的艺术特点。他认为,《180天重启计划》在常规题材中展现了非常独特的艺术表达,“用幽默诙谐的方式呈现了现实质感,同时让观众品味到深刻的人生况味。”这种创新手法让传统题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文艺报》新闻部主任徐健则从剧情角度分析了该剧的亮点。他指出,“剧集以一对非比寻常的母女关系为主线,延伸出一个复杂却治愈的故事,充满了戏剧张力。”代际差异、女性意识、职场境遇等话题的融入,使剧集更具时代感与生活气息。母女关系的重启,也象征着女性在社会角色与自我认知上的重新定位。

《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编辑牛梦笛则从女性视角出发,认为《180天重启计划》通过双时空叙事展现了女性成长与女性意识的觉醒。“剧中男性形象的多面相设置,打破了传统家庭剧的温情框架,在荒诞与温情的平衡中为观众开辟了更多思考空间。”这种创作手法不仅拓宽了剧集的表达维度,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元的解读角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何天平进一步指出,“剧集通过这对非典型母女的故事,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精神对话场域,既超越了传统家庭剧的叙事模式,也为观众提供了审视代际差异的生动视角。”这种深度的情感探索,让剧集在艺术性与思想性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则从人性角度解读了这部剧的意义。他表示,“《180天重启计划》更多展现的是对人性的探索,尤其是对女性独立意识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深刻思考。”这种对女性成长的关注,使剧集在情感表达上更具深度与广度。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朱正文在总结发言中强调,“站在传承与未来的角度,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年轻创作者以新的思想、新的视角和新的审美表达,为影视行业注入更多活力。”《180天重启计划》正是这样一部兼具创新与深度的作品,它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情感共鸣,也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经验。

总的来说,《180天重启计划》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深刻的情感表达和对女性成长的关注,成为了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它不仅是一部关于亲情重启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自我成长与时代对话的深刻作品。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