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奴7岁丧母,12岁丧父,因没钱葬父,便自愿卖身给石家。被石家一家人当奴才使唤,一天从早到晚做不完的事,还要被动辄打骂。
17岁成人后嫁给了石家二儿子,但丈夫结婚不到2个月就死了,她在石家就更不受待见了。大伯子滥赌成性,大嫂处处欺凌她,公公也各种苛待她,一家人的生活全由她一个人伺候操持。
石家父子一个好酒,一个好赌,大儿媳不事生产,家里穷得都没米下锅,他们便使唤玉奴去领天下第一庄裴家发放的赈灾粮食,因此石玉奴遇到了裴家独子裴慕文。
他见石玉奴虽然贫穷,但领灾粮时不贪心无度,有礼有节,更生好感。后虽得知石玉奴乃是寡妇,且裴家父母反对他们来往,但裴慕文仍不失一片热忱,愿打破世俗,与石玉奴在一起。
但他去解救玉奴时晚来了一步,到玉奴家才得知其已被那狠心的兄嫂欺骗,以500两银子卖到了妓院。玉奴在妓院因不愿接客受尽虐打。裴慕文赶去救回遍体鳞伤的玉奴,一时气愤,在言语激怒下将玉奴那畜牲兄嫂手刃于刀下。
后俩人又经诸般波折,石父联合妓院恶霸老鸨将裴慕文与石玉奴以杀人案告上开封,包拯接手审他杀人的案子。裴慕文作为一代侠士,各界江湖人士有感于他的善行侠义,都希望他藏匿不要应诉,但他为救困在开封府的玉奴,自愿投案,被包拯判刑十年。
可叹玉奴出了开封,却又遇丁尚书家少子调戏侮辱,慌乱奔跑之下坠入悬崖,脑中被血肿堵塞,双眼失明,命不久矣。
裴慕文听闻石玉奴现状,目眦尽裂,悲愤异常,越狱后寻到那丁家公子,又杀丁家二仆,并拘禁丁公子,在山间破屋中守着玉奴想陪她度过生命最后的几天。
裴慕文举多个例子为自己辩白无罪,无奈包拯一句杀人者死,虽知他家一门忠烈侠义、乐善好施,却仍坚持以律法为纲要斩他。
最后虽然是圣旨救了那裴慕文一命,但半生苦命的玉奴已死,且包拯却仍坚持律法不知变通。
这个故事真是十分伤感。
那玉奴生前被多番折磨,开封府的律法虽铁面无私,却不能救她于水火,幸得遇见了把她当人看、尊重她、爱护她的裴慕文,俩人相处,稍微过了几天开心的日子。又因裴家父母反对、人言可畏以及裴慕文杀人案最终分开。后来又被丁公子调戏侮辱失足坠崖,没几天就死了。包拯虽号称铁面无私,刚正不阿,却没有想过怎么去帮一把这可怜的女子。
裴慕文半生行侠仗义,路见不平,从多少的恶霸、恶父恶母、恶兄、强盗等坏人的手上救下了多少可怜人的性命。最后却要为杀死恶人抵命。以前即使有万般的善行义举,也不能拿来抵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