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夕,世界深陷战火,中国军阀混战割据。临近师范毕业的青年毛泽东(罗泽楷 饰)在理想与迷茫的交织中,与学长萧子升(陈韦欣 饰)毅然踏上徒步千里的漫游之旅。两人以天为帐、以月为灯,穿越乡野市井,目睹民生疾苦与乱世浮沉。从浪漫的青春豪情到直面欺压与苦难的现实冲击,毛泽东的认知被彻底颠覆,由此萌发了探寻救国“大本大源”的初心。影片以山水画卷般的东方美学与诗意长镜头,刻画了一代伟人青年时代的“朝圣式”成长。
影评
《出发》以罕见的散文诗风格重构了历史人物传记片。导演用写意长镜头将湖南乡野的雾霭、河滩、稻浪化为流动的宣纸,而毛泽东的徒步漫游则成为一笔酣墨,在自然与人文的交叠中晕染出东方哲学的“知行合一”。罗泽楷诠释的青年毛泽东兼具书生的赤诚与革命者的锐气,与陈韦欣饰演的萧子升形成理想主义与实践精神的微妙互文。影片弱化戏剧冲突,却通过“乞丐赠饭”“童养媳哭嫁”等细节堆砌出时代的窒息感,最终在毛泽东跪地捧土的仪式性画面中,完成对“人民性”觉醒的震撼表达——这不仅是伟人青春的起点,更是一场中华文明自我更新的隐喻。
剧情简介
影片聚焦1917年毛泽东与萧子升“穷游”湖南五县的三十四天真实经历。从拒绝盘缠的“游学”式出发,到目睹地主逼债、渔民破产、女童被贩卖等残酷现实,两个书生逐渐撕去书本滤镜。当毛泽东将《伦理学原理》抛入激流,转而记录佃户的田亩账本时,思想的蜕变已如野火燎原。莫小奇饰演的绝望童养媳、李强演绎的腐朽乡绅等群像,共同织就一幅“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乱世浮世绘。结尾处毛泽东立于湘江畔的独白,昭示着“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雏形已然破土。
影评
《出发》的先锋性在于用“去英雄化”的视角解构历史。导演刻意模糊传统传记片的“高光时刻”,转而用萧子升中途退出的留白、毛泽东夜宿坟地的恐惧等“脆弱瞬间”,展现伟人成长中的人性本色。摄影上借鉴南宋山水画的留白与卷轴美学,暴雨中蓑衣斗笠的剪影、油灯下账本的特写,皆成无声史诗。聂劲权饰演的老渔夫一句“读书人懂什么饿”,堪称全片精神题眼。当现代青年困于内卷时,这部讲述百年前青年“用脚丈量中国”的电影,提供了超越时代的启示录——真正的出发,从来不是逃离,而是向着苦难深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