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局中局

该片讲述了日本木户加奈小姐(松峰莉璃 饰)向中国归还一尊唐朝武则天时期的佛头,她指明要五脉传人许愿(雷佳音 饰)接收,许愿旋即追查真相,并且发生了一系列冒险故事。

《古董局中局》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中的「佛头奇案」,以国宝争夺的角度,讲述了由一尊价值连城的佛头牵扯出古玩界惊天骗局的故事。

对于电影,有的观众认为影片拍摄规整、标准,基本水平都在;有的观众则认为电影部分情节匪夷所思,存在较多BUG。那么这尊「玉佛头」究竟值不值得观众买单?节目也借用电影中鉴宝寻宝的概念,邀请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虞昕作为电影鉴宝人,鑑定电影的整体品相。

在观众评论区中,「结构紧凑」与「剧情跌宕起伏」成了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古董局中局》剧情有许多反转与悬疑设置,总体而言是一部比较标准的商业类型片。虞昕认为:「电影的核心其实是一个套娃式的结构,当年主角的爷爷开始做一个局,大局套小局,形成了一个局中局的概念,所有人做这些都是为了守护我们中国的国宝、文物,所以我觉得还是值得一看的。」

在国内鉴宝题材的影片较少的情况下,《古董局中局》通过小说与网剧的铺垫,有一定的观众基础,再加上精良的制作,使得电影票房目前不断上涨,而随着越来越多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影片的争议也越来越多。

虞昕提到:「观众不同的口碑是一个正常现象,因为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用户和受众,他们对于电影的兴趣偏好是不一样的,《古董局中局》这样的类型片在更喜欢类型片的平台上评分更高,这也符合影片的定位。」

观众们褒贬不一的评价中,故事、阵容与IP三个方面成了探讨的主战场。与成龙的《十二生肖》相同的是,《古董局中局》在围绕夺回国宝这个主题展开时,加入了动作元素,让影片的场面更加刺激观众的眼球。受制于时长,影片相较于小说而言做了大幅的删减和调整,高度浓缩了情节,使得解密与推理环节更加紧凑。

在有了动作戏「武」的情况下,影片使用摩斯密码、子母镜、多宝阁密语、钻洞找墓穴等与「文」有关的情节,加强了悬疑解谜的趣味性。小说能够以慢慢铺陈与掉书袋的形式去推动情节,电影则不能如此,主创团队发挥了电影的优势,通过取捨加强叙事节奏感,把古董鑑定这样枯燥的过程视觉化,让古董「活」起来,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形式。

影片阵容强大,集结了雷佳音、李现、葛优、辛芷蕾等实力演员,以双雄竞争的模式,突出了雷佳音与李现这两个鉴宝世家的后人,搭配上身手不凡的辛芷蕾与多面复杂的葛优。《古董局中局》与《鬼吹灯》系列等寻宝题材故事的主角配置相似,让观众也有亲切感。

虞昕表示:「我觉得葛优老师的表演非常出色,他把人物的多面性表演得特别到位。一开始看他的角色,可能没什么正形,还有很多偷奸耍滑的毛病,但他也是一个古董圈的资深人物,是雷佳音父亲的好友,他被雷佳音的父亲所託付,一直在照顾雷佳音。在没有父亲的组合里,他承担了一个父亲的角色。」原作与电影一直强调「鉴宝易,鉴人难」的主旨,也体现出角色的丰富和多面,不同的面会不停反转,这是故事得以支撑起来的基础。

除了《古董局中局》之外,由马伯庸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如《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等可以说是络绎不绝,这样的IP类型能够遍地开花,与原作者的创作初衷有关。马伯庸在创作时候曾说过,考虑到以后有影视改编的可能,采用了类似于剧本的结构,带着影视思维去写作。而在他的笔下,这几个IP都带有传奇性与趣味性,有大众基础,这对于影视改编也非常有利。

作者对于故事的选材也非常讲究,他的故事本身在影视改编的执行性上非常具有操作空间,像《三体》内容极其优秀,但改编影视作品而言难度很高,而马伯庸在创作这些IP时,他已经考虑到了后面如何影视化,综合以上原因,使他的IP类型非常受影视改编的欢迎。

《古董局中局》《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等作品的影视化,既丰富了观众的选择,也为创作者们提供了思路,以影视思维创作文学作品,能以此积累观众基础,也方便了影视改编。而《古董局中局》口碑的两极化表现也让人深思,小说、漫画等IP进行影视化有着一定风险,原作积累的群众基础对影视改编作品往往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改编的同时要更加精细地打磨与取捨,才能更好地展现出原作的精髓。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