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灾日月

Netflix 日剧《核灾日月/THE DAYS》由Netflix 和华纳兄弟电影共同制作,由增本淳开发与制作,作品包括热门影集《空中急诊英雄》与探讨社会议题的《白色巨塔》和《赤脚阿元》,更邀来与增本淳合作多年、曾执导《空中急诊英雄》的西浦正记与《七夜怪谈》导演中田秀夫联合执导。演员阵容包括役所広司、竹野内丰、小日向文世、小林薫等豪华实力派演员,以及音尾琢真、光石研、远藤宪一、石田由利子等。

日剧《核灾日月/THE DAYS》全剧共八集,讲述2011 年福岛第一核电厂事故发生后的七天。从政府、公司和现场三个视角出发,探索当时在那究竟发生了什么?福岛第一核电厂所长吉田昌郎由役所饰演,总理大臣则由小日向文世饰演,老经验的操作员由小林薰饰演,1 号机和2 号机的值班主管则由竹野内丰饰演。此次预告公布的新演员包括音尾琢真、光石研、远藤宪一和石田百合子四位。音尾饰演支援吉田的5 号机副长,光石饰演东京电力的副社长。而远藤和石田则饰演失踪的年轻操作员的父母。

2011 年3 月11 日下午2 时46 分,日本宫城县栗原市发生九级大地震,震度最高到达7 级,距离三陆海岸130 公里范围皆受重创。日本多个岛屿变成一片破瓦颓垣,一小时后,海中卷起15 米高的海啸,瞬间吞没福岛核电厂,但那只是噩梦的开端。这场地震让核电厂的冷却系统失灵,危险重重,局面完全失控。日剧《核灾日月/THE DAYS》定于6 月1 日在Netflix全球独家播出。

核灾日月影评(无雷)

《核灾日月》对我来说有一种像是在透过惨烈的事件中让人类自省的一种讽刺,对我来说我是觉得《核灾日月》拍的详细,但也拍的像戏,确实这部剧不像是韩国电影《潘朵拉》那样有戏剧性转折与曲折,看得出来《核灾日月》所强调的点是人性,而不是在用力抨击政府或是哪一方,因此这部剧在故事架构上观众会发现编剧导演让我们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见证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灾难,包含政府官员、东京电力公司和福岛第一核电站员工。

这样的设置是必要的,因为每个面向的人都会有不一样的立场以及想法,也因为各方的立场和决策有着衝突,才会有更多的插曲和混乱产生,这不管是面临哪种天灾或人祸都是这样,尤其还是面对完全不熟练的核灾,《核灾日月》就跟《车诺比》一样让人胆战心惊,看着剧中的人在极为少数的情报和讯息下做出决策与反应,这真的很恐怖,而那些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一线人员人的脸更是纯粹而真实的恐惧表情、反应。

我觉得《核灾日月》很强调「没有人能真的準备好应付核灾」的概念传达给观众,本剧中的厂长一直有想要去探讨核灾事件过程中到底是「天灾造成的混乱」还是「人祸添加的困难重重」,但终究没有一个最终结论,编剧选择给观众反思心中的答案。厂长有说「我们是不是在什么地方走错路了?还是这纯粹是我们逃不掉的宿命呢?」面对核灾我们看得出来没有人能够真正有个正确的步骤去解决问题~也没人能够达得出正确答案。

在《核灾日月》中我们会看到当核灾发生时,能真正掌握现况的人少之又少,一切都是在失控中。以《核灾日月》的预告中有一段话说到「这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是地震与海啸破坏核电厂而导致的天灾是罪魁祸首,还是人类面对核灾只能让事情失控形成的灾害更大?我想《核灾日月》也给出了很明确的答案~

《核灾日月》就跟《车诺比》一样,这个故事既有英雄也有反派,但反派不是那种电影故事中的反派,而是不了解状况却坚持做错决定的人物,日本官僚正如苏联官僚透过「犹豫」和「否认搞砸车诺比」的反应一样,政府高层在核灾中也因为这样的错误让车诺比事件再次重演。这一点我觉得是由于日本传统的恭顺文化,资歷决定权威的社会现象造成的,所以一些底层安全性的声音没有被高层听进去,而高层的决策却像门外汉一样一直把第一线人员推进危险中。

而《核灾日月》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厂长,这八集的篇幅中,重点都在刻画厂长的性格,也因为他对上头的蔑视帮助挽救了局面,他违背总部的决定才能阻止反应炉全面熔毁。这部《核灾日月》重现一些重大的决定被延迟,剧情中完整呈现出许多令人愤怒的官僚思想与桥段。虽然这在影集中像是刻意地戏剧化,但我想这在现实生活中的官僚决策大概也是如此,人民得不到透明和确切的答覆,只能在「不确定性」中恐惧着,这一点和《日本沈没:希望之人》这部日剧的政府有着如出一彻的反应。

有反派,也会有英雄,我觉得在所有灾难中,最值得关注的终究是那些不为自身利益,只为公利牺牲的人们最值得在乎,《核灾日月》中也有把「福岛50英雄」给强调出来,我很喜欢剧情中的一句话「我不能把工作交给你们外行人」,这样的桥段跟韩国核灾电影《潘朵拉》很像,他们的故事是值得被流传的~ 他们身处于第一线人员的那种恐惧,在《核灾日月》中刻画得还算不错,会让观众感到无比动容以及佩服,我喜欢《核灾日月》给他们写实的一面,他们是英雄,但也有害怕恐惧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人会有的反应。

《核灾日月》在结局中,用了有一半的时间在让厂长讲出口白,他有说:「唯有在场的人能讲这个故事」,我觉得他的意思是,只有在场的人才有资格去评论他们做的每个决定对不对,因为大众看见的都不是事实的「全貌」,可能只是被断章取义或是被扭曲,而他们当时的努力也不该被抹灭以及忽略,在《核灾日月》裡有特别提到这些相关人员被检讨的议题。然而在当下的混乱以及决策都有着很多面向的考量,并不是只有我们个人想得简单。

当然,《核灾日月》最终目的还是在给人类「自省」,日本都已经以最艰难的方式吸取教训后,日本往后是否能够应对最糟糕的情况再次发生?我想依照日本的民族性,肯定会有着自省以及未雨绸缪的準备。当然,我觉得《核灾日月》不只是给日本人看,而是给全人类看,现在大部分的国家都仰赖着核能,但日本已经经歷了沈痛的代价,那其他拥有核能的国家是否还只是在看戏?认为这只是日本会发生的灾害呢?我想全人类都该省思一遍这个问题,在需要用电的同时,我们有没有能力应付核灾?

「日本崩溃的情景」首相向专家询问了最坏情况,福岛核电厂有六个反应堆,只要有其中一个失控,则六个都会失控,辐射的範围将使 170 公里内的居民死亡,必须全数迁走,而再往外至 250 公里内的範围,居民也应该撤离,…
「决定撤离的条件」速水等人撤煺至隔震大楼,遭辐射感染的伤者众多,而在三号机发生氢气爆炸后,二号机的气阀门再次关上,用汽车电池却已经无法开启,二号机的一次围阻体容器在一小时内飙升到了 680 千帕斯卡,随时…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