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卫芬奇执导的电影《杀手》改编自Alexis Nolent同名小说,剧本由芬奇在《火线追缉令》中的合作编剧安德鲁凯文沃克操刀,幕后团队实力强大,而幕前演员也不容小视。电影请来了“万磁王”迈克尔·法斯宾德和蒂娜·史密斯主演,自然成为今年最受期待的电影之一。
电影已经在日前为发行平台Netflix的高管和几位员工进行了抢先放映,这部150分钟的电影完全震撼了Netflix内部。一位员工表示:“《杀手》的放映引发了员工们之间的热烈讨论。这是一部非常冷酷的惊悚片,充满了恐惧气氛。这也是大卫芬奇回归惊悚类型电影的作品。影片带有新黑色电影风格,非常血腥暴力场面,同时也非常具有娱乐性。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电影对心理层面的探讨,由迈克尔·法斯宾德饰演的角色逐渐失去理智,观众仿佛被吸入他的大脑中,无法自拔。他是一位病态的刺客,一位职业杀手。他策划和执行任务的方式非常迷人,让我想起乔治·克鲁尼的《完美狙击》。我认为这是大卫芬奇从未拍摄过的电影类型。这是他至今最‘艺术’的作品,但同时也非常引人入胜,因为主角非常迷人。”
在杀手电影中,最后杀手找到客户(克雷伯恩)这场戏裡,我喜欢其中一幕是当杀手都準备好时走向復仇的大道,当时的他脑中出现那些他復仇过的人的声音,还有最后专家所讲的「不知道为何会打偏」这句话。
Netflix电影杀手导演会在这条路上重复这些话语是因为这是杀手最后的「最关键一刻」,他必须要做了结,更是呼应到杀手第一章他失手的那一幕的「心魔」,因为我觉得他一定也自我怀疑过自己当时怎么会失手,所以再次面对到不好对付的仇人时,对他来讲自然而然就是最艰难的瞬间。
所以《杀手结局 》最后这场戏非常妙,因为这回归探讨到为什么他在第一章会失手的原因。「最让人堕落的就是无所事事的时光,我已经渐渐开始欣赏近距离的工作,伪造的意外、慢性中毒,带点创意的任何事情,我上一次让人祥和和安静地窒息是什么时候的事?」,呼应到杀手第六章对克雷伯恩讲的话「我来这裡是让你知道接近你有多麽容易」,在这场復仇狩猎道路上,杀手展现的是越来越接近猎物的执着,我指的接近不只是找到人,甚至还是拿着枪指着克雷伯恩这样如此近的概念,这是一个猎人在跟猎物玩弄的心态。
然而,专家所讲的「猎人与熊」的故事就表明猎人的心态会迷失,因此最后客户克雷伯恩为什么没有被杀死?这样的《杀手结局 》很妙,但也很有意义,因为《杀手结局 》中,主角其实是发现是哈吉斯为了怕会得罪客户以及那多15万美元的利益才派人去处理杀手的爱人。总之克雷伯恩其实应本来并不支持哈吉斯这样做,只是哈吉斯的说服才听了哈吉斯的建议。
这故事虽然听起来很假,但杀手对于这样的故事还是决定相信,所以并没有对客户开枪,反倒是留下一连串的警告然后离去,我觉得这是杀手第一次展现同理心,也是第一次打破自己的原则。
大卫芬奇想在杀手结局裡表明什么?其实杀手不特别,也只是凡夫俗子罢了
Netflix电影杀手结局
最后杀手回到多明尼加共和国,观众也可以看到杀手与康復的爱人坐在一起谈笑着,杀手说到:「对安全感的需求会越陷越深,命运是安慰剂,人生唯一的道路,就是走过的路,若是在我们短暂的人生裡,你无法接受这点,或许你不是少数人, 或许你跟我一样, 只是凡夫俗子。」
这段话其实能被解读为杀手意识到也许他也是个凡夫俗子,他过去一直在说服自己要当着「少数人」那边的人,因此在前面的五章中我们会一直看到杀手他过着有纪律的生活,知道世界是如何运作,也知道他应该做什么来增加自己的生存机会、知道如何区分怀疑论和愤世嫉俗,但在最后他还是会被迫违背自己为自己制定的规则,这也是《杀手》前面五章以来的篇幅一直在刻画的主角,因为他常受到这种内心衝突的挣扎。
所以他没有选择对克雷伯恩开枪,他选择展现一次同理心,这大大违背他一直以来的原则,不过他也知道自己也没有必要当一个与众不同的,尤其是这次差点失去了爱人,《杀手结局 》让他知道自己其实也是个凡夫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