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窗喋血》(英语:Cool Hand Luke)是一部1967年的美国监狱题材剧情片,由史都华·罗森博格执导,保罗·纽曼、乔治·甘迺迪和斯特罗瑟·马丁主演。纽曼在影片中扮演了卢克(Luke)这一拒绝向强权和体制屈服的男主角。
这部电影改编自唐·皮尔斯1965年的同名小说,故事背景设定在1940年代。皮尔斯卖掉小说的电影改编权后,还被聘请编写剧本,不过由于他在电影行业方面的经验有限,因此弗兰克·皮尔森被请来对剧本进行改写。
纽曼的传记作者玛丽·爱德曼·博登(Marie Edelman Borden)指出,这个剧本表现出了「坚韧、诚实」等特质,汇聚了一些早期电影的特色,特别是纽曼在1967年另一部电影《野狼》中的角色。影评家罗杰·埃伯特称这是一部反体制的电影,拍摄于越南战争期间,主角卢克忍受了体罚、心理虐待和无望的折磨,面对前虐待者和受虐者的命运。影片中也运用了基督教象徵,最终的结局呈现出耶稣受难的场景。影片的拍摄地包括圣华金河三角洲以及加利福尼亚州的斯托克顿,南方监狱农场的外景则在佛罗里达州的塔瓦雷斯路监狱(Tavares Road Prison)搭建。
《铁窗喋血》一经上映就获得了影评人的好评和商业上的成功,巩固了保罗·纽曼作为那个时代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演员之一的地位,并被认为是「一个时代的正金石」。纽曼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提名,而乔治·甘迺迪则赢得了最佳男配角奖。电影的原著改编和剧本也获得了提名,拉罗·斯齐弗林为影片创作的原创配乐也获得了提名。2005年,《铁窗喋血》因其在「文化、历史和审美方面的显著成就」而被列入美国国会图书馆国家电影登记表,由此保护电影的历史地位。至2013年10月31日,该影片在烂番茄网站上仍然保持着100%的新鲜度。影片中监狱长的台词「What we've got here is failure to communicate」(意为「我们在这里的交流以失败告终」)也被列为美国影艺协会评选的AFI百年百大电影台词中的第11位。
剧情:
卢卡斯·「卢克」·杰克逊(Lucas "Luke" Jackson)是一位获得过勋章的老兵。一天晚上,因为破坏路边停车收费器而醉酒驾驶,他被捕入狱,法院判处他在佛罗里达州监狱服刑两年。监狱的队长非常残暴,而卢克则拒绝顺从体制和强权。
卢克在监狱里不遵守囚犯之间的规则,很快得罪了囚犯领袖拉铲。两人进行了一场拳击比赛,众囚犯和狱警也都前来观看。尽管卢克并不是拉铲的对手,被打得屡次倒地,但他一直拒绝认输,坚持要继续比赛,最终拉铲主动放弃,卢克因此赢得了囚犯们的尊重。此后,卢克在打牌时,尽管拿到一手烂牌,但最终靠着虚张声势获胜。他对此说道:“有时候只要脸皮厚,烂牌也能有春天。”于是,拉铲为他取了绰号“厚脸皮卢克”(Cool Hand Luke),与电影的英文原名一致。
卢克的母亲因病前来看望他,卢克也因此感到乐观。他不断挑战队长和狱警,他的幽默和独立精神激励了其他囚犯,使他们变得更加幽默和坚定。卢克的抗争达到高潮时,他领导一群囚犯在一天内铺平了一条道路,这在之前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卢克之后与其他囚犯打赌,说自己能在一小时内吃下50个水煮蛋,并成功实现了,从而成为了囚犯们的偶像。
卢克的母亲去世的消息传来,队长担心卢克会试图越狱去参加葬礼,于是将他关进了惩罚性的黑屋。然后,卢克决心越狱。他在一个美国国庆日的庆祝活动中趁机成功逃脱,但不久后被地方警察抓获,然后送回监狱,被戴上了脚镣。队长警告其他囚犯,称自己也不希望这样做,但卢克是自作自受:“我们在这里的交流以失败告终。”
过了一段时间,卢克再次越狱,他成功解除了脚镣,然后在附近一家住宅中找到斧头。他还使用咖哩粉掩盖自己的足迹,以免被警察和狗追踪。卢克的自由虽然短暂,但他越狱后寄给了囚犯们一本杂志,上面有一张他和两名美女的照片。然而,他很快再次被抓获,遭受殴打后被送回监狱,这次戴着两副脚镣。其他囚犯开始感到厌烦卢克,因为他们觉得被欺骗了,其中一人甚至撕毁了卢克和两名美女的照片。
看似屈服的卢克最终发动了最后一次对自由的冲击,他找到机会和拉铲一起偷走了监狱的卡车。逃离监狱后,卢克建议两人分开行动,然后他们躲进了一座教堂,卢克在那里怪责上帝为自己的艰难生活。不久后,警车赶到,拉铲走进来告诉卢克,只要他们投降,警察就不会伤害他们。卢克走到窗前,模仿队长的话说:“我们在这里的交流以失败告终”,然后被狱警开枪射中颈部。卢克死后,拉铲和其他囚犯都对他怀念不已。电影结束时,卢克与两名女性一起的那张被撕毁的照片上出现了一个十字路口的图像,就像是一个十字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