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藏龙

卧虎藏龙故事大纲

碧眼狐狸为了学武当派的剑法,曾拜入武当派的高手江南鹤门下,为了习得剑法心诀而入了江的房门,可惜江不相信女人,即使和碧眼狐狸上了床,也不愿意将心诀传给他,碧眼狐狸因此愤而毒死江,并盗走武当心诀,成为江湖上的大盗,之后为了仇人的追杀,躲到了新疆的高官玉家里,在其中结识了玉家的小姐玉娇龙,收其为徒。

事隔多年后,江的徒弟李慕白决定封剑退出江湖,他便托与自己互有情愫的俞秀莲代她将自己的剑送给在北京的铁贝勒,此时玉家正巧调任北京,碧眼狐狸来到北京,并到铁府作客,这时玉娇龙碰且遇见了俞秀莲和这把宝剑,就对宝剑产生好奇,当晚便出来盗走宝剑,被俞秀莲拦下,在昔日情人罗小虎的帮助下,成功逃脱俞的追捕,然而此时俞已知道他就是盗剑人。

之后碧眼狐狸在一夜和追捕他的官差决斗,李慕白插手了这场战斗,三两下就打倒了碧眼狐狸,正当他要报仇师门血债的时候,玉娇龙出来救了碧眼狐狸,带他逃走,但在两人决斗的时候,碧眼狐狸在一旁看出了徒弟的武功竟以胜过自己而心有不甘,而李慕白在和玉娇龙过招之后,也兴起了收玉娇龙为徒弟的念头。

几天之后,在玉娇龙结婚当日,昔日情人小虎大闹婚礼,想阻止玉娇龙结婚,被李俞二人拦住后,劝他前去武当山等候消息,当晚玉娇龙逃婚,又去铁府盗了宝剑,便闯江湖去,惹了极大的风波。闯了祸后的玉娇龙,前去俞的镖局找俞收留,发现俞对他也有所安排而感到不满,两人起了口角后便大打出手,玉便伤了俞的左手,此时李慕白及时出现,接下玉的招式,两人一阵过招之后,李又再次要求玉拜师,然而玉始终不肯,于是李便将宝剑掷下瀑布,玉为了救宝剑便跳下瀑布,落水后昏迷不醒,被碧眼狐狸所救。

碧眼狐狸在发现玉娇龙偷藏武功不教自己后,对玉娇龙心生怨怼,对玉施了迷香,以便下杀手,但此时李慕白正好循迹赶到,从碧眼狐狸的手下救了玉娇龙,成功杀死碧眼狐狸,报了师门之仇,然而却不幸中了碧眼狐狸的毒针,此时玉娇龙自告奋勇去配药,想救李慕白一命,但在配好药赶回来时,却已来不及,李已命丧黄泉,失去了情人的俞,本有意杀了玉娇龙以泄愤,但最后却忍下杀手,要玉答应自己,一生要真诚的对待自己,便差他上武当山找小虎。

上了山后的玉娇龙,遇见了小虎,在与他缠绵一夜之后,了解自己铸下了无法挽回的大错,要小虎许个愿后,便跳崖自尽。

影评:

这部电影主要就是在讲自由,从一开始玉娇龙和俞秀莲的初次见面就可以得知,玉娇龙快要嫁人了,却还没过过自己想过的日子,所以她羡慕跑江湖的俞秀莲有的自由,但俞秀莲在听到她要嫁人的时候,俞秀莲反倒是羡慕她,并说出女人一辈子总是要嫁人的这句话,可见俞秀莲自己是想结婚的,但他和李慕白为什么一直没结婚呢,因为他和李慕白的拜把兄弟孟思昭本有婚约,可惜之后孟思昭为救李慕白而死,李慕白可能对不起本来要结婚的兄弟因就自己而死,所以即使日后和俞秀莲早已日久生情,但内心还是愧对为自己死的兄弟,而觉得取俞秀莲有失水准,所以两人都一直忍着不结婚,我想,在江湖上这种看似最自由的地方,其实才是最讲究规矩的地方吧,就是因为自由,限制已经少了很多,所以留下来的原则更是重要坚固而无法去违背,俞秀莲也对玉娇龙说,虽然自己不是出生官家,但身为女人一生要遵守的道德礼数却没有比较少,两个人同样都是被女人的包袱束缚住。玉娇龙和俞秀莲是两个对比,一个官家,一个平民,一个想嫁,一个不想嫁,一个一生都遵从父母的安排,所以拼命的想反抗,一个一生因为工作是镖局生意,走过大江南北,漂泊一辈子的女人,反而渴望能够安定下来,是非常鲜明的对比。

这部戏的主轴就是主角玉娇龙在反抗体制的压迫,追求自由的里程,从小在官宦人家长大,身为女人的他当然只有听父母之命的份,但她内心却是可望自由的,而碧眼狐狸教了他武功,给了他追求自由的力量,但即使他学会了武功,也出过了江湖,却始终得不到他想要的自由,就像俞秀莲讲的,你说的自由自在,我也渴望,但我从来没有尝过,在家里,父母想要她嫁给好人家,但她不想要这种爱情,对他师父,碧眼狐狸只想要做个江洋大盗,想干什么干什么,到处作案,算是一种过去因为为了学武功,连身子都给了却仍学不到,现在要对世界来报复的一种反叛,但玉娇龙对这种腥风血雨的仇恨戏码没有兴趣,遇到俞秀莲,原本羡慕她看起来很自由的生活,于是想攀结他交个朋友,没想到看似自由的俞秀莲反而规矩也是一堆,让他失望,在发现自己可以击败自己的师傅碧眼狐狸后,内心感受到看不到天的害怕,但在遇到比自己还强的李慕白后,内心感受到一股可以去崇景和倚靠的踏实,内心多少也对李慕白产生了一点少女崇拜大侠的好感,但李慕白却没有办法回应这种好感,只想要他拜师为徒,师徒又是另一种规矩,玉娇龙也不想要。

而玉娇龙一生中看起来最自由的时刻,大概就是她和小虎在新疆的恋情了,身边没有了父母的束缚,只有她和小虎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中,原本看起来就很符合玉娇龙的愿望,自由自在地活着,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自己爱的人,但我认为小虎对玉娇龙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造成小虎对他而言不会是真命天子的原因就是,玉娇龙的武功比小虎强,我觉得这是一种女生都喜欢有一个比自己还强大的男人来倚靠的梦想吧,自己的师傅已经敌不过自己,虽然爱小虎,可是自己却比他强,没有可以倚靠的感觉,最重要的是,他们两个人的爱情很明显的就只是激情Passion,透过打斗后而相爱,但当激情过后,相处的困难才会真正开始,其实他们两个没有什么共通点,我觉得就算小虎没有要玉娇龙回去找父母,说不定久了玉娇龙也会自己离开吧,小虎是个孤儿,一辈子在新疆做个土匪自由惯了,其实内心一直向往一份关系,想要安定下来,但不知道为什么,当一个浪荡的男人想安定下来时,对女人反而失去了吸引力,我觉得这是男女之间的差异,我认为对男生而言,当真的找到真爱时,男人内心的一把火会被点起来,对男生而言,那个女人就是她一辈子最宝贵的宝藏,女人对男人就是有这种吸引力,男人可以为女人征服一切,只为了让女人开心,可是我觉得反过来讲,女人对男人没有这种火,小虎很早就已经是玉娇龙为唯一了,可是玉娇龙还在成长探索的阶段,对她而言,小虎只是他探索的一段过程,他想要的江湖自由,他还没尝到,所以他才想走。

直到有一天真的出了江湖,盗了青冥剑上街后,原本以为可以痛快的活一场,没想到连江湖也有规矩,觉得烦的他当然马上和别人大打出手,我认为他在客栈和别人打的一场,其实也只是少年人的个性,武功又强,本来就血气方刚爱好事,所以打架是打开心的,但打完看到客栈被自己搞得乱七八糟,内心也是很内疚不好意思,便赶快跑去找俞秀莲来求依靠,其实玉娇龙一直在找自由,但如果问她想要的自由到底是什么,她却也答不出来,毕竟他不过就是个20岁的少女,一辈子都关在家里,缺乏见识,又没有人可以引导他,他哪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她只活在梦想中侠义小说中的自由,直到见识了真实世界,她发现自己想的跟现实不一样。

玉娇龙其实就是一个问题儿童,但一个问题儿童对大人而言吸引力其实是很大的,每个大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塑造下一代,如果看到一个年轻人能照自己要求的方式而活,那成就感应该是很大的,所以李慕白想要她听话,俞秀莲想要她听话,碧眼狐狸想要她听话,但玉娇龙不想要听话,她想要别人听她说话,我觉得这也是她最后不爱小虎的原因,因为当初小虎要她回家找父母,我觉得在听到小虎要她回去后,玉娇龙内心大概就不爽了,她不爽小虎要她怎样怎样,她讨厌别人帮他做决定,所以在离开小虎后,渐渐也就不爱了,之后见面,就直接叫小虎回去,永远不要再见面了。

我觉得这部戏里面有一个没有台词,但却很重要的角色就是青冥剑XD,玉娇龙之所以那么重视这把剑,大概就是这把剑象征了自由吧。有了这把剑,玉娇龙在戏里除了李慕白以外,几乎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当这把剑握在手中时,玉娇龙可以清楚的感受到自己在战斗,感受到活着的感觉,这就是这把剑对他的吸引力,另外,这把剑也是李慕白的剑,而李慕白在她心里又有特殊地位,拿着在心中特别的人的剑,也是她爱青冥剑的理由,后面在和俞秀莲对打后,玉娇龙说了一句话:「从今以后,我认剑不认人。」这句话很明显就是她之前是认人的嘛,她以前认李慕白,李在她心中有特殊地位,从今以后认剑不认人,就代表他对李俞二人感到失望,从今以后,就只有她和这把剑要相依为命,一起活着,这就是为什么连她落入瀑布后昏迷不醒,一醒来看到师傅碧眼狐狸好像要拿她的剑,她并紧抓着不放。

关于李慕白,我认为电影在一开场或许就暗示了李慕白在这部戏的死亡,李慕白在一开始就萌生了引退江湖的念头,决定要把剑送给别人,但有一句话是这么说:「剑在人在,剑亡人亡」,把配剑交出去的李慕白,也暗示了他生命的结束。很多人看完电影会认为,或许李慕白有喜欢玉娇龙,但我认为没有,我觉得李慕白爱的真的是俞秀莲,即使有一幕是玉娇龙中了迷香,神智不清又浑身湿透,露了点看起来十分撩人,李慕白也没有喜欢她,因为李慕白的反应是马上解了她的迷香,并且在玉娇龙醒来后,马上问他说,碧眼狐狸在那里,我觉得从玉娇龙看李慕白的表情,就可以了解,她知道自己对李慕白而言,就只有当徒弟和帮助她报仇的工具性意义而已,其实对李慕白而言,玉娇龙就是一个快走上歧路的中辍少年而已,绝对还不到喜欢的程度,况且李慕白死前就很直白的直接跟俞秀莲告白,说我一直深爱着你,没跟你结婚是浪费了一辈子,我想这足以终止李慕白爱玉娇龙的流言了。

这部片在谈自由,而在结局时,电影也给出了对于自由的答案,就是无论对此生的决定为何,都要真诚的对待自己,俞秀莲等了李慕白一辈子,就在看似快要修成正果时,一切就是始终缺那临门一脚,这一辈子都挽不回的遗憾,实在是太痛太错误,她希望玉娇龙千万不要犯自己的错误,看完卧虎藏龙,我觉得江湖真的是很痛苦,从江南鹤一代的错误,传承了好几代,最后让所有卷进这场风波的人都心碎不已,没有一个人得到幸福,实在是一场太大的悲剧。

最后,我想谈谈关于结局,玉娇龙究竟为什么要跳崖自杀的大谜题,这问题在网路上是争论不休,我自己也是想破头才找出一个看法。有人说玉娇龙会自杀是因为他害死了李慕白,他也害了俞秀莲一生等待太久的幸福,或是玉娇龙因为逃婚,对不起父母,也没了师父碧眼狐狸,在世上已经没有亲人了,而他又不想和小虎回新疆,所以才叫跳崖前叫小虎许个愿,许愿完为了让自己对得起小虎,用跳崖的方式来偿还。这派的说法主要是著重于玉娇龙因为有愧疚的心境,对不起身边的人,因此而自杀,这派的想法也是我一开始思考答案走的思路,但我内心却一直隐隐觉得不够正确。

我觉得玉娇龙不会是为了罪疚感而自杀的人,玉娇龙的个性很有骨气,很硬很大器,我觉得他不是为这种小疙瘩而轻易结束自己性命的人,我认为玉娇龙会想自杀的原因,绝对是以一个正面崇高,非得这样做不可的理由才是,而我认为玉娇龙自杀的关键,绝对和死前俞秀莲所说的,此生要真诚的对待自己,以及小虎所说的心诚则灵的故事有关,所以,该思考的原因是,为什么对玉娇龙而言,自杀是真诚的对待自己的理由。

为什么玉娇龙自杀是真诚的对待自己呢?我的答案是,还是跟李慕白的死有关。大家觉得,人在什么时候,会是最真诚对待自己的时候呢?我的答案是,是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当李慕白想要收玉娇龙为徒时,玉娇龙曾说,你不怕我学会了剑法,杀了妳吗?李慕白听到后却说,师徒本身就是要以命相见的,可见李慕白是非常真诚的对待玉娇龙,为了收他为徒,甚至把命都杠上了,而李慕白最终也证明自己真的不是只是说说,他真的为了玉娇龙而死,李慕白是为了救玉娇龙才中碧眼狐狸的毒针而死,碧眼狐狸本来是没打算杀李慕白的,李慕白本可以不死,但他终究为了救玉娇龙而死,而他就玉娇龙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内心真有要收他为徒的意,所以李慕白真的做到了他所说的,师徒以命相见,这就是这部戏里,真诚对待自己的终极彰显,对于玉娇龙而言,既然李为自己而死,这恩情欠的太重,以玉娇龙的个性,这情绝对要还,但人家为了自己连性命都给赔了进去,你又要怎么还呢?所以,唯一能还命的方式,就是以命还命,既然你真以性命见我,我也以我的性命见你,我们两者真诚相待,你为我而死,那我现在就还你吧。

这就是我觉得玉娇龙为什么要跳楼的原因,死亡,就是最真诚对待自己的时刻,他在武当山上跳崖自尽,我觉得有一种他终于归入武当门下的隐喻,在武当山上死,有其意义,对李慕白而言,我死,就是真诚跟你相见了,对俞秀莲而言,我死,虽然还不了你一辈子的幸福,但这是我能说出最真诚的道歉了,对小虎,抱歉我无法陪你回新疆,但就用你说的心诚则灵的故事,我诚心的在心里面,希望在心中实现这一切,我这一跳,代表我是真心的,说不定我还真的没死,这一切就真的实现了呢!抱歉了,李慕白,抱歉了,俞姐,抱歉了,小虎,我犯了许多错误,但我这一死,一切也就还你们了,我走了,我觉得这就是为什么玉娇龙会自杀的原因,也是他死前的真心话。

最后,关于写影评这件事,我想影评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吧,当然导演当初拍电影时,一定有他心中自有的主题、意义和成相,才拍出这个故事,这个镜头,所以若以导演的想法是什么为主,那的确是有标准答案的,可是,影评这件事本来就是很主观的,就算是在厉害的电影学者,有极丰富的电影专业知识,他们在看电影时就算看得再怎么精准,也是用他们主观的角度去吸收、分析和了解,即使专家看得再怎么正确,也一定没有导演正确,真正的标准答案,一定只有导演知道,但既然如此,为什么李安他自己不跳来解释呢?我想这就是电影的趣味,既然每个人看电影的见解都不同,但只要你的见解对你有意义,说出来的道理又圆的住脚又有意义,那也没有错啊,影评就是这样,何必坚持导演的看法呢?说不定有些镜头导演自己拍都不知道有什么意义,但是影评人却看得更深,解释得更好,这绝对有的,罗兰巴特说, 文本诞生,作者已死,读者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关于卧虎藏龙的结局,这是我的看法,也是我觉得正确的理由,那你觉得呢?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