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我是牧本》改编自英国电影《无人出席的告别式》(Still Life),《无人出席的告别式》是一部故事背景发生在伦敦的电影,儘管电影时序在春夏之交,伦敦一年四季的阴郁天气,配上毫不流露情绪的主角正是适合。而《我是牧本》却不太一样,儘管故事发生在东北山城的山形,但整部电影的氛围却没有那么冷冰冰。这也许多少反映了英国与日本的生死观不同之处,当然,与日本渊源很深的台湾,也许更能接受《我是牧本》想传达的概念:好好地活,就能好好地死。
《我是牧本》电影剧情故事介绍
牧本先生是公所「送行股」的唯一职员,他负责处理过世后无人闻问的死者们,帮他们处理后事,联络亲属……即便这些死者的家人已经不想再与他们有所瓜葛,牧本先生仍然愿意为死者们奉献一切,甚至自掏腰包。送行股即将遭到长官裁撤,热心过头、不看他人脸色又孤单的牧本先生,决定办完最后一件后事。他开始查访孤独死的芜木先生身份,试着邀请对方的亲朋好友参加葬礼,而芜木不为人知的人生,也在牧本探访过程中慢慢清晰……这趟旅程会如何改变牧本自己呢?
《我是牧本》与原版电影《无人出席的告别式》的不同之处?
大体来说,作为改编电影,《我是牧本》与《无人出席的告别式》的差别并不大。但是,既然这两部电影都在讲述送行者的故事,那么东西文化的不同生死观,自然会影响两部电影各自的呈现方式。举个最简单例子,《无人出席的告别式》的主角约翰梅 (John May) 是市政府「无主财产管理办公室」的员工,而《我是牧本》的牧本先生是隶属「送行股」,一个是处理无亲属故人遗留的财产,一个是面对无亲属处理后事的死者,这一物一人的不同出发点,让电影有了微妙的气氛差别。
日本有日本的死亡问题,特别日本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长者大国」与「孤独死大国」。超高龄化社会问题,以及茧居与独居所造成的孤独死问题,让死亡在日本变得更複杂一点。这些死者生前不但已经与家族断绝关係,更重要的是他们死得孤独,死时无人闻问,任由一段时间后自然产生的尸臭去提醒这个社会,这个角落曾有一个孤独的灵魂。
与死亡为伍的牧本先生,自然比英国的约翰梅先生更加有备而来:他随身携带擦在人中的醒脑油以阻绝尸臭;他看到门口多日未取的配送鲜奶,或是满是垃圾的「垃圾屋」,就有预感主人已经死亡数日。而市公所急着裁撤送行股的情节,在两部电影里也有微妙差别:英国版是因为约翰的工作毫无效率可言,日本版的理由也差不多,但主管却明显多带着一份嘲讽语气,这多少反应了日本现代社会对于死亡的隐性厌恶与恐惧──孤独死是人人唯恐不及的生命终点。
重点是,牧本比约翰梅更加脱离现实。《无人出席的告别式》里的约翰有一种一丝不苟的严谨,似乎这是多年工作经验所累积下来的保护壳,令他可以免于这份工作所带来的职业伤害。牧本却不是如此,他似乎并不适应这个社会,他听不懂别人话语里的暗示、也不听别人的善意劝告或恶意嘲讽──但反观约翰,他甚至懂得隐瞒自己经常接触尸体的特殊身份,以免陌生人感到不适。
当「生」宛如「死」的牧本先生,探究起已死之人的生命轨迹
牧本穿着满是口袋的工作背心,能够应付工作上的任何情况,但在情感上牧本是赤裸的,他先天无法与任何人建立亲密关係,他的私生活近乎空白,他连用餐都是站在厨房,煮完就着炒锅开吃──牧本先生的「生」,宛如「死」,他从未享受过生命,那死亡与他自然距离不远。
于是,牧本开始探索已死的芜木一生,这趟揭开人生真面目的旅程,事实上是「半死不活」的牧本,学习如何「过活」的冒险。对现代社会而言,死是纯粹的完结,人死之后就没有任何利用价值,因此必须採取最有效率的方式,送他们「最后一程」──这种说法宛如讨论「最快速倒垃圾的方法」。但是牧本并不这样想,与死亡特别亲近的他,日日处理这些孤单逝者后事,其实也等同于在处理自己的后事……他也是孤身一人,他死后又有谁会来送他呢?虽然说「葬礼是办给活人看的」,但对相信来生轮迴的日本而言,死者同样也在关注着葬礼……而牧本连葬礼可能也会是孤独的。
所以,《我是牧本》的主角,乍看之下是充满神秘的芜木,而牧本像是一名侦探兼学生,在办案过程中站在「旁观者」角度,探究芜木的真面目,同时感受芜木与离散母女、新欢母女、工厂同事、游民伙伴与老朋友间的人际关係。但事实并非如此,整部电影看完,你未必真正能理解芜木一生里许多重大抉择的理由,他的故事只是个引子,真正的焦点是学习「入世」的牧本先生……这是为什么,《我是牧本》最后会给你一个突如其来的逆转。
电影最后,不会告诉你芜木原来是一位默默行善的大好人/盛气凌人的恶霸,《我是牧本》没有一厢情愿地定调它的角色们。人类始终是複杂的,我们可能抛妻离子,另一方面却对朋友有情有义;我们可能渴望着家庭的温暖,却抛下一个家庭去成立另一个家庭。但这却同时是人类特有的「生之特权」。我们也许不负责任、也许把人际关係搞得一团乱,但在留下烂摊子的同时,我们也同时轰轰烈烈地过着毁誉参半的人生,那是随心所欲活着的证明。
好好地享受你的人生,这样死亡才有了真正的意义,那不是倒数计时结束的丧钟而已,那是你人生的最终检验,是告知测验结束的收卷铃,让你在最后一刻能够反省,我是不是好好地用完了这数十个年头。对牧本而言,他千篇一律的人生宛如无机质,而这趟解谜之旅,为他带来了许多新的麻烦、惊奇与新的人际关係,等同是一次重生的机会。
《我是牧本》电影评价心得总结:优秀的改编,让电影变得更加温暖
可以说,《我是牧本》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改编电影,它在不改动原版电影剧情大架构的状况下,加进了日本特有的元素,这也悄悄地改变了整部电影的调性,变得更加温暖、更贴近东方民族观众的口味。阿部贞夫、宫泽理惠、满岛光、松下洸平 、国村隼等等演员都表现出色。
在这个社群网路鼓励我们待在同温层就好的年代,《我是牧本》鼓励你打破人际关係的窠臼,尽情享受陌生的广大世界……好好地活你仅有一次的人生,这样你就能好好地面对那最后的结局──可以对自己说声,你努力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