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的革命小说《西线无战事》自从1928年出版以来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以来,已经被改编了三遍。1930年被拍成电影一次,获得奥斯卡奖;然后是德尔伯特曼在1970年代也有将其拍成一部电影,现在则是爱德华导演透过Netflix的高预算进行改编。虽然这三部改编电影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但最令人着迷还是他们各别的细微差别和着重的角度,因为这三部《西线无战事》都是呈现相同的故事和相同的角色,但人类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悲惨后果的理解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改变,这就是看这三部《西线无战事》可以注意到的差别。
在1930那个版本的《西线无战事》的改编是一个关于愤怒和遗憾的故事,取材于一个仍在感受小说文字所写痛苦的时代(因为当时离一战结束才过没多久);1970版本则是重新想像没有那么苦涩,在保持对战争的尖锐谴责同时,对小说中的人物表现出一丝同情和理解;而现在Netflix版本,当我们接近这场定义一代人的冲突一百周年之际,导演对《西线无战事》的无情暴力和情感演绎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彻底解构战争的概念,暴露其所有固有的缺陷和确保人类不再犯这些致命错误」(这确实也是合乎雷马克本身的反战思想)。
这次Netflix导演爱德华《西线无战事》注入了发自肺腑的强度和视觉诗意,透过描绘战争恐怖的残酷画面,忠实地改编了雷马克对战争的阴郁态度和尖刻批评,但导演设计目的是想让观众在看到最后一刻时可以得出自己的情感结论,所以导演基本上不是那种要下过很强烈的结论,而是要尽可能地展现真实与精髓,然后让观众去细细咀嚼与感受、思考。
《西线无战事》呈现最强烈的是「战争是地狱」的想法,展现战争的可怕之外,导演选择用凄凉的现实和发人深省的事实放置于观众心中,这有点像是战争带来的不只是当下的发生,而是后续的发酵与后劲酝酿,整个强烈感受不需要大量血腥的战争画面让观众感受,反倒是远离淹水的战壕和被引诱进入坟墓的聪明年轻人残缺尸体,导演巧妙地利用展示大自然的宁静,将生与死的二分法与所展示的恐怖形成鲜强烈对比,即便一代人死去,小溪继续流动,季节仍旧更迭,大自然的生命继续出生,利用这些视觉效果,表达出更大格局的生死对比。
与雷马克的小说一样,这次《西线无战事》中战斗也是以保罗为中心,他是年轻的德国学生,他卷入了战争运动的民族主义,并争取一张单程票前往与法国作战的前线,保罗以明亮的眼睛、微笑的方式开始了这部电影,渴望在他最终回家时披上他肩上的「老兵」和「英雄」的外衣,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制服是刚刚从一具尸体上被脱下洗干净再利用的衣服,他通往所谓荣耀道路事实上是地狱的荆棘道路。
电影《西线无战事》评价与心得
故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战场,并没有出现什么陆海空战争大场面,因为那里只有无尽的壕沟绞肉战,有些画面有骨头外露或伤口喷血以及枪伤等,虽然没有很多幕,但是看以前要先有心理准备。
电影长度有2 小时28 分钟,除了战争场面外,更多是保罗与好友的视角,从他们入伍前的慷慨激昂,仿佛几周内德国就会踏平巴黎,最后却深陷在壕沟中动弹不得,只能眼看好友相继离世,甚至自己最后都因为好战长官发起的最后冲锋,死在停战协议生效的那一刻。
也许会有人觉得怎会那么倒楣?不过要是知道这是本反战小说就能理解为什么作者会做这样的安排,如果让主角活着回到战败后的德国,那就不够悲剧了?他应该是希望大家更深刻去体会战争的残酷。不过即使人民知道战争残酷都没用,这本小说在二战1930 年代被德国纳粹查禁,二战还是照打不误。更别说人类几千年来大小战争就没停过,现在的俄罗斯与乌克兰也同样打到不可开交;台海局势大家也都懂,剧中的悲剧并没有离我们太远,即使全世界的人民都知道战争的残酷,又有何用?
电影开场就出现讽刺性很高的片段,保罗与好朋友们决定投身军旅,听着长官训话整间房子的新兵欢声雷动,等到大家领衣服时,保罗发现他的衣服上有别人的名牌,发衣服的长官尴尬的撕掉标签,好友穿衣服时还说这些仿佛量身订作般。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衣服比他们还要资深,早在几天、几周前就上过战场,只是他们原有的主人都不幸阵亡,存活的士兵将他们的衣服脱下,送回后方清洗缝补过后,像新的一样交到他们手中。如果当时的德国和现代一样有新闻报导,不知道他们还是不是会前扑后继的去送死?
这版的《西线无战事》结局与旧版不同,保罗好友因为去偷鹅,结果被农夫家的小孩拿枪追上补枪死去,与旧作被炸断腿不同,在签署停战协议后这样死有点惨,他死法是我觉得这部电影唯一还可以更好的部分;而他们那位被射中腿无法动弹的兄弟,拿叉子自残的死法只能说太有勇气,是最令人震撼的一位。保罗则是被智障军官派去刺刀冲锋,死在停战前的最后一刻,他被暗处的法国兵拿刀刺穿心脏的那一刻,我整个人都不好了,真的是生与死就差那么十秒钟。
《西线无战事》无论是场景还原细节还是画面风格都很好,不论是无差别炮击、法国战车出现与火枪兵朝着士兵喷火,都能显现单兵的恐惧、无力感与生命的脆弱。如果喜欢战争大场面一个打十个的可能会觉得这电影有点沉闷,但如果你喜欢钻进电影世界中,细细品味故事想传达的理念,那这部作品会是很好的选择,只是看完心情不会太好,也要有心理准备。电影最后没有提到,那位签署协议的马蒂亚斯·埃茨贝格尔,在战争结束后两年被右翼恐怖集团「执政官组织」暗杀,电影也还原了当时在火车上签署停战协议的场景绘画。
目前《西线无战事》在IMDb的分数为8.1 分,有1 千多人评分下这分数已算很高,有兴趣的不要错过这部电影,推荐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