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集《一个近乎正常的家庭》影评评价好看吗?一开始光是看到剧名《一个近乎正常的家庭》就已经可以想像剧名是在有点反义,我觉得这是一部破碎悲伤没有幸福结局但写实的故事,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幸福结局,但也有许多破碎,所以我才会觉得写实~这部瑞典惊悚影集其实蛮合我胃口,它给我的基调给我想到另一部影集《难・置信》,也是在讲述女性被性暴力产生的创伤悲剧和法律无法保护受害者的讽刺。我个人会推荐这部剧,但观众也一定要有耐心让剧情和角色酝酿到最后,就会感受到浓烈的情感刻划~
惊悚影集《一个近乎正常的家庭》剧情看点与简介
Netflix瑞典影集《一个近乎正常的家庭》事实上是改编自同名小说,剧情大纲为:这个家庭看起来再完美不过,然而当一桩骇人命案让这家人为了保护彼此而无所不用其极,他们的世界就此分崩离析。整个故事都是透过史黛拉这个角色作为起始和发酵的,首先在剧情的一开始,史黛拉在15岁的时候因为被强暴,但因为没有留下任何有力证据所以妈妈乌莉卡觉得不要报警才不会对女儿有第二次伤害,而四年过后,史黛拉放弃高中学业而已经工作很多年,事实上她整个家庭早在史黛拉15岁的悲剧那时就变调,所以史黛拉跟父母的关系也没有想像中亲近~在史黛拉19岁生日这天她在酒吧遇到一个男生克里斯福,原本以为可以寻找真爱来抚慰创伤,结果克里斯福为史黛拉带来另一场更天翻地覆的命运衝击。
大致上这部影集故事架构「一半是谋杀悬疑片,一半是法律惊悚片」,最终以史黛拉接受审判的情节结束。在故事与角色深度发展上都是围绕着在史黛拉的家庭,还有史黛拉这个重点角色的故事~首先在观看之前,我觉得观众可以先去试想着什么才是一个「正常的家庭」?当你心裡有个答案和雏形的时候,再去看这部影集,我会觉得你可能对于「一个正常家庭」该有的想像有所颠覆~而且也会让人省思「一个正常的家庭」的模样。以下是我统整出本剧的看点大纲:
史黛拉15岁留下被强暴的创伤,让她与父母的关系疏远的刻画,直到结局她会不会理解父母为她所做的一切?
女性受到性暴力伤害的绝望无助与创伤,司法给她们的二次伤害。
瑞典剧《一个近乎正常的家庭》影评
《一个近乎正常的家庭》核心概念涵盖着「性暴力对女性的创伤」、「司法体系对性暴力受害者的毫无帮助」,在剧情的前半段着重在刻画史黛拉本身在创伤后的心境和内心伤痛刻画,以及她看待这个世界的改变。而在后半段有着命案之后,史黛拉变成案件的最大嫌疑人与被告,透过这个案件,将会探讨到家庭面对这案件的看待与作法~这部剧总共只有六集,并且一集不到一小时,很快就可以追完,节奏上掌握不疾不徐,人物刻画也相当细腻。
《一个近乎正常的家庭》大致上有跟着书籍那样依照亚当、史黛拉和乌莉卡三个角色的视角去叙述自己看到的、遇到的、经歷过的,而有趣的是在这三个人的视角中,也都有着他们自己的秘密,也就是说他们都对自己在案发当晚的陈述有着掩盖秘密的动机,这一点就呼应到史黛拉15岁发生过的创伤事件,为这个家庭带来的伤痛余韵~像是妈妈出轨、史黛拉做什么事情其实不想要跟父母讲等等,一个案件不只是当晚的叙述,还是每个人掩盖自己秘密的故事线,可是《一个近乎正常的家庭》强调的是,家人终究是家人,家庭终究是要保护,除了掩盖自己的秘密,还有保护家人。
因此看到这裡,你会觉得一个正常的家庭到底是什么模样?史黛拉和家人对外人所表现出来的样貌就是我们脑袋中想像一个正常家庭的快乐模样,但《一个近乎正常的家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正常的家庭就是「要有瑕疵」,像是婚姻有问题、亲子关系有问题等等,这或许才是每个家庭真正的样貌吧?太完美反倒更不像是正常的家庭。
导演在《一个近乎正常的家庭》中探索创伤角色的命运
在观赏这部影集的时候,原本我是预想可能是要找凶手,不过在影集的最一开始其实就已经揭开谁是凶手,所以《一个近乎正常的家庭》并不像是推理的韩剧那样给予悬疑的线索给观众去推裡,当中会有许多情节展现更多的是角色的刻画和深度,当然本剧比较特别的是针对命案当晚各角色发生的事情是会一层一层地被揭开,导演针对每个角色的悬念下得很足,这是蛮不错的地方。而我觉得这部影集除了是犯罪惊悚、法庭剧,还像是一部「家庭剧」,父母会怎么面对史黛拉陷入的命案?(这部分我个人是喜欢乌莉卡这个妈妈的强势和智慧,虽然她有些做法可能无法令人苟同,但她这样的妈妈我会觉得是一个正常家庭中真的会为了孩子而这样做的妈妈)
在这部剧中,观众会感受到强烈的紧张感,不是因为要找出命案线索,而是要了解史黛拉的命运,我们会希望她是被冤枉的,可是当所有证据和调查都显示史黛拉是凶手时,这会让观众越来越紧张,再加上导演聪明地透过两条时间线:「命案当晚+现在审判的进行」的交替辅助,将过去与现在的史黛拉连结在一起,这是蛮不错的叙述方式,因为这过程中会有很多很多画面可以强化角色的立体度与悲伤,而且我也喜欢导演用一些黑色美学,命案之夜既是悬疑又悲伤。
因此我觉得导演是蛮会让观众从各个方面事件的揭示,来帮助观众了解角色的心理,导演充分地帮助观众理解并相信角色这样的行为是合理的、可以被体谅的(即便角色们所做的事情显然违法),在这灰色的道德地带裡,如果换作是我在这个家庭裡,或许我也确实会是这样做,这就是这部剧带给我的情感牵动与感觉。
父母对孩子的保护?《一个近乎正常的家庭》探讨父母愿为孩子背的原罪
我个人蛮喜欢《一个近乎正常的家庭》去刻画「父母会为了保护孩子而做到什么样的程度」的描绘和铺陈,在史黛拉的家庭虽然看起来完美,可是每个家庭都有着自己的问题,这个家庭真的超级写实,单就史黛拉这个家庭被作者给设计成这样的角度来看,其实就很贴近每个家庭生活的秘密与问题。在剧情中,亚当是一个牧师,他坚决「不能说谎」,并且相信做正确的事;可是对比到乌莉卡,她是一个律师,她只相信「理性」还有法庭上证据和法律游戏规则,很显然这对夫妻两人本身就有对生活的看法截然相反的课题,可是为了维持婚姻,唯一的方法就是绕过他们之间的分歧,假装自己只是另一对婚姻似乎近乎完美的夫妻。
这样的设计非常让我惊艷,因为剧情并不需要多说,观众就马上能了解到天底下的家庭就是这样,当我们在看别人的家庭幸福美满的时候,事实上他们的家庭其实很破碎,对外的完美形象都是演出来的,事实上婚姻根本就不快乐。《一个近乎正常的家庭》完美地刻画夫妻俩为了女儿愿意对外演出自己很幸福。
同时史黛拉这次涉入的命案,乌莉卡为这个家庭的努力和背负的原罪,是这部剧的最大看点,可是我觉得编剧给乌莉卡这角色又多一层的深度,乌莉卡在为女儿设计辩护策略的过程中,其实已经理解整个事件脉络,也知道凶手是谁,但她不仅身为一个妈妈、老婆角色,还是身为一个女性来看到「性暴力」这件事,甚至是以一个「律师」身份来看到法律对待性暴力案件的失衡,做出一个最能权衡的辩护策略决定!我想最后史黛拉终于理解她的家人很爱她~在《一个近乎正常的家庭》后面几集裡,乌莉卡这角色反倒更吸引我注意,至于亚当我是觉得他有点烦XD 毕竟他身为牧师,有时候想法跟乌莉卡有太多道德线的衝击时,我都会觉得有点生气…。
瑞典影集《一个近乎正常的家庭》结局涵义?
《一个近乎正常的家庭》在结局上可能不是会被每个观众接受,因为这就取决于观众是以什么角度去看待这部影集想要呈现出来的意义,对我来说,虽然案件结果可能会让观众觉得有点卡在某个未解的地方,但我明白这部影集的重点是在于「司法不会选择相信你,那你也没必要讲实话」的概念,同时也讽刺着司法体系对于性暴力案件永远无辄或是不周全。而史黛拉的家庭仍旧有着破碎,但这就是一个正常的家庭,总有家庭课题需要去克服,因此在结局中,编剧给这个家庭留下另一段余韵,但看得出来他们都在试图让这个家庭走向更正常的型态而努力。
Netflix影集《一个近乎正常的家庭》评价总结
《一个近乎正常的家庭》是一部我觉得还不错的犯罪心理惊悚影集,每一集的节奏和释放出的悬念都足以让观众会想要去看下一集,即便这是一部要等到后面才会越有韵味,我个人会推荐这部剧,尤其是如果你喜欢看「破碎家庭」和「犯罪」结合的作品,那这部剧会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