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意大利电影《伊斯特拉半岛的玫瑰》(La Rosa dell'Istria)以1943年9月8日意大利投降后的动荡时局为背景,讲述了伊斯特拉半岛上普通人在战争与民族清洗中的生存挣扎。随着南斯拉夫游击队领袖铁托推行种族净化政策以吞并伊斯特拉半岛,德军与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军队重新集结,当地意大利裔居民陷入绝境。女主角玛达莱娜·布拉伊科(Graçiela Kicaj饰)被迫携家人逃离世代居住的家园,踏上一场充满未知与危险的逃亡之旅……影片通过小人物的命运,折射出二战末期巴尔干半岛的复杂政治冲突与人性抉择。
影评
《伊斯特拉半岛的玫瑰》以冷峻的镜头语言揭开了二战史上鲜少被提及的黑暗篇章——铁托政权对意大利裔的驱逐与迫害。导演洛伦佐·阿夸维瓦并未刻意渲染血腥,而是通过玛达莱娜一家仓皇收拾行囊的颤抖双手、废弃家园里最后一支枯萎的玫瑰等意象,将历史伤痕转化为具象的痛感。格拉西拉·基卡伊的表演极具穿透力,她诠释的玛达莱娜既有农妇的坚韧,又在目睹同胞遭屠杀时展现出破碎感。影片的争议性在于其对南斯拉夫民族主义叙事的颠覆,但正是这种对历史复杂性的诚实呈现,使得逃亡路上的每个抉择都成为对人性与生存的深刻诘问。欧吉尼奥·弗兰切斯基尼饰演的德军军官与意大利叛徒的对手戏,更揭示了战争如何扭曲忠诚与背叛的界限。
影片的史诗气质与细腻情感形成奇妙平衡:航拍镜头下绵延的喀斯特地貌与逼仄的逃亡隧道构成视觉隐喻,而手摇镜头跟随的难民长队则让人想起《浩劫》的纪实震撼。尽管第三幕的节奏稍显拖沓,但吉奥瓦尼·詹姆斯·贝托亚创作的悲怆提琴主题曲始终牵引着情绪。这部作品不仅填补了意大利二战记忆的空白,更以“玫瑰”为喻,追问那些被历史碾碎却依然倔强生长的个体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