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郑愁予

    郑愁予

  • 中国大陆男作者 / 译者
  • 别名:郑文韬
  • 外文名:未知
  • 身高:未知
  • 星座:未知
  • 人气:59265°
  • 介绍: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当代诗人。台湾中与法商学院统计系毕业,东海大学荣誉讲座教授暨驻校诗人。他的《错误》,《水手刀》,《残堡》,《小小的岛》,《情妇》,《如雾起时》等诗,不仅令人着迷,而且使人陶醉。被称为“浪子诗人”,“中国的中国诗人”。

详细资料

人物经历

郑愁予郑愁予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地,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随父至台湾。毕业于新竹中学。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作秀。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1968年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郑愁予1970年入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创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1985年获耶鲁大学无限期续聘,其妻余梅芳亦在耶鲁大学图书馆东亚收藏部工作。曾应聘为“中国时报文学奖”决审委员。1989年应香港市政厅公共图书馆之邀,主持“文学月诗讲座”。1990年至1992年任台湾《联合文学》总编辑。2002年,香港教育局将《雨说》一诗编入中学教科书,并将《水巷》一诗编入职校教材;同年,担任“香港双年文学奖”评审,并参加“科技大学现代文学座谈会”。2003年接受美国加州注册世界文艺学院荣誉学位。2019年5月8日,参加在湖南怀化举办的“以爱·乡愁”为主题的中国海峡两岸诗歌音乐晚会。

获奖记录

1966年获救国团青年文艺奖1967年获中山文艺奖1968年中国时报新诗推荐奖1995年获国家文艺奖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海外华人文学贡献奖中国台湾地区“国家文艺奖新诗奖”国际艺术学院授予文学博士学位

人物评价

郑愁予郑愁予的思维敏捷,感慨殊深,融合古今体悟,汲取国内外经验,创作力充沛。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但豪放起来酷似李白,处处流淌着古典韵味。他的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象多变,温柔华美,自成风格。自从现代了以后,中国也有些外国诗人,用生疏恶劣的中国文学写他们的‘现代感觉’,但郑愁于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身来华美,而且绝对地现代的。他自觉地淘洗,剥离和熔铸古典诗美积淀中有生命力的部分生成的‘愁予风’,确已成为现代诗歌感应古典辉煌的代表形式:现代的胚胎,古典的清釉;既写出了现时代中国人的现代感,又将这种现代感写得如此中国化和东方意味。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