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ER》影评:探索欲望与身份的交织,呼唤内心的真实自我

2025-03-23 12:30:53

近年来,卢卡·格达戈尼诺的创作能量可谓源源不断。继2024年引发热议的《挑战者》之后,他又推出了新作《QUEER》。这部影片由丹尼尔·克雷格和德鲁·史塔基主演,改编自“垮掉的一代”作家威廉·布洛兹的同名半自传小说。与格达戈尼诺此前温柔细腻的《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不同,《QUEER》以其唯美的摄影风格和略带偏锋的叙事,成为近年来同志题材电影中独树一帜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片商此次并未为《QUEER》另取中文片名,这或许是因为“queer”一词本身承载了复杂的历史含义。这个词最初意为“奇特的”或“怪异的”,早期常被用作对男同志的蔑称。然而,随着1980年代社会运动的兴起,同志群体开始重新定义并赋予“queer”正面意义,使其逐渐演变为如今广泛使用的“酷儿”一词。影片中,主角威廉·李在使用这个词时,既带有自嘲,也暗含讥诮,展现了这一词汇的多重意涵。

《QUEER》并非一部简单的单恋故事。影片的第三章节〈丛林中的植物学家〉可能会让部分观众感到困惑,因为剧情突然转向迷幻与超现实。然而,这种转变并非突兀,而是对李自身情感和欲望的深刻铺陈。影片通过细腻的叙事,展现了李对尤金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对自身身份的挣扎与探索。

影片中,旅居墨西哥的作家威廉·李沉浸在潮湿炎热的空气中,时常被自身的欲望所支配。然而,他对自己的男同性恋倾向却始终无法坦然接受。李曾坦言“宁愿死也不要成为性爱怪物”,这种自我厌恶与他对药物的依赖交织在一起,使他深陷戒断症状的痛苦之中。这种与身体的割裂感,促使他渴望通过“亚赫”(即死藤水)来实现一种超越肉体的心灵感应与合一。

在植物学家(或更准确地说,巫医)的帮助下,李与尤金一同服下了亚赫。这一场景堪称整部影片最为诡谲的时刻:两人呕出血淋淋的心脏,随后通过身体的接触,先是如同双人现代舞般的同步律动,最终合二为一。这种与另一人完全相通的感觉,既疯狂又可怖,最终让尤金选择了退缩。

次日清晨,植物学家对尤金说:“你该看看你昨晚的样子。”然而,尤金似乎并不愿意让自己的主体性在另一人的皮肉下逐渐消失,也不愿被酷儿的身份与欲望所定义。最终,他选择了离开,留下李独自面对内心的空洞。

影片的尾声,年迈的威廉·李依然在心中保留着与尤金相关的记忆。如果多足、扭曲的蜈蚣象征着男性欲望,那么衔尾蛇则更像是李与尤金的关系——李通过自身的欲望创造了尤金,而吞食尤金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吞食自己。尤金在这一过程中并未主动给予,而是被李的欲望所吞噬。

在梦境中,李用手枪杀死了尤金,仿佛这样就能证明他完全占有了对方。然而,这种占有并非真正的胜利,而是李对自身欲望的无力掌控。

作为“垮掉的一代”作家的作品,《QUEER》格外注重药物体验与性灵探索,这使得它与银幕上常见的同志题材作品截然不同。卢卡·格达戈尼诺以其娴熟的导演技巧,将现实与魔幻场景完美融合,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丹尼尔·克雷格的表演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他将一个孤独而迷失的中年酷儿形象诠释得淋漓尽致。

《QUEER》或许初看之下并不容易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影片无疑会成为影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它不仅是一部关于欲望与身份的电影,更是一场对自我与社会的深刻探索。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