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人艺经典话剧《天下第一楼》重磅回归再现京味文化盛宴

2025-05-29 08:32:22

时隔37年,北京人艺经典话剧《天下第一楼》再度飘香首都剧场,这道戏剧舞台上的"招牌菜"将持续"烹制"至6月2日。自1988年首演以来,这部以老字号"福聚德"兴衰史为缩影的作品,早已超越饮食题材本身,成为透视民国市井百态的人文镜像

编剧何冀平用庖厨里的锅碗瓢盆奏响命运交响曲,将酱醋油盐的烟火气熬煮成人生况味。导演闫锐形容这部作品:"五味调和的不只是菜肴,更是人性百态。每个角色都带着特定的'味型'登场——卢孟实的辛辣、常贵的回甘、玉雏儿的鲜甜,在时代蒸笼里碰撞出令人唏嘘的化学反应。"这种以食喻人的独特表达,让作品历经三十余年仍保持着惊人的艺术生命力。

三代演员的传承接力构成这部经典最动人的注脚。从谭宗尧、林连昆等奠基者,到杨立新、王长立等中坚力量,再到如今王雷、雷佳领衔的青年阵容,舞台上的"福聚德"已不仅是戏剧场景,更成为人艺精神传承的象征空间。现任导演闫锐从演员转型的经历尤为典型,他坦言:"每次重排都像老店新开,既要保留祖传秘方的精髓,又要根据当代食客的口味调整火候。"

最新版本中,尊严主题的挖掘令人耳目一新。王雷塑造的卢孟实将"厨子不是奴才"的傲骨揉进每个甩手巾板的动作,雷佳演绎的堂头常贵则在弯腰迎客时仍挺直着精神脊梁。原雨饰演的玉雏儿更突破传统认知,这个谐音"御厨"的奇女子,以过人才智在男性主导的餐饮江湖闯出一片天地。正如老主顾们品评菜肴时会说"火候到了",演员们对角色的理解也随着岁月沉淀愈发醇厚。

值得一提的是,剧组在服装道具上做足考究功夫。从跑堂的青布短褂到掌柜的团花纹马褂,从账房的老式算盘到后厨的铜锅铁勺,这些细节共同织就民国餐饮业的浮世绘。舞台深处传来的刀砧声、跑堂的吆喝声、食客的划拳声,构成层次丰富的市井交响乐,让观众未饮先醉。

当大幕落下,"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的叩问仍在回荡。这部常演常新的经典证明,真正的好戏如同陈年佳酿,时间非但不会稀释其韵味,反而会让其中的人生真味愈发清晰可辨。正如剧中那道传世高汤,艺术的生命力正来自于代代艺人持续注入的匠心与热忱。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