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黑色幽默遇上哏都文化,曹保平导演的《脱缰者也》用一匹"脱缰的野马"闯进了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这部全片浸透天津方言的荒诞喜剧,以千禧年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不靠谱舅舅绑架外甥的离奇故事——血缘关系成了最不重要的纽带,而市井烟火气里藏着的疯狂才是真正的主角。
首映现场,操着地道天津话的主创们把发布会变成了相声专场。郭麒麟调侃自己饰演的舅舅"装大人失败",而饰演外甥的小演员胡朗荃童言无忌:"这些天津人跟我家门口唠嗑的叔叔阿姨一个样!"非津籍演员齐溪自曝方言翻车现场:"我说一句天津话,全剧组能笑岔气三回。"这种打破第四面墙的幽默感,恰好是影片最迷人的特质。
与曹保平以往作品不同,这次导演刻意收敛了血腥暴力,转而用天津人特有的"贫嘴"解构生活荒诞。片中那场著名的"煎饼果子绑架戏":舅舅用一套加薄脆的煎饼当诱饵,外甥边吃边数落"介绑架也太不专业了",这种一本正经的胡闹正是天津幽默的精髓。有观众感叹:"就像听了一场长达两小时的相声,包袱埋得深,炸得响。"
影片对天津城的呈现堪称移动的城市明信片。从五大道的小洋楼到海河边的钓竿,从茶馆里的快板声到胡同里的骂俏,连空气中都飘着锅巴菜的香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剧组在天津老城区搭建的千禧年场景——诺基亚广告牌、录像厅海报、二八自行车,这些时代符号与方言俚语碰撞出奇妙的化学效应。
在叙事结构上,导演玩起了失控的多米诺骨牌。原本简单的绑架计划,因为天津人"爱凑热闹"的天性演变成全民狂欢:澡堂老板非要当和事佬,卖糖葫芦的大爷成了情报贩子,连路过的狗都像在说"介事儿有意思"。这种荒诞层层加码的叙事,让观众永远猜不到下一秒会从哪个胡同窜出个"搅局者"。
作为"者也系列"新作,影片延续了黑色幽默基因,却注入了更鲜活的市井气息。有影评人指出:"当其他导演还在用重庆拍犯罪片时,曹保平发现了天津这座喜剧富矿——这里连吵架都像对口相声。"随着故事走向失控,那些看似滑稽的情节背后,藏着对亲情关系的犀利解剖:成年人的幼稚病与孩子的早熟,到底谁更需要被"解救"?
影片结尾处,舅舅和外甥坐在金刚桥上看夕阳的镜头,突然让所有荒唐都有了温度。就像天津人常说的:"嘛解不开的疙瘩,一顿烧烤不行就两顿。"这种混不吝的生活哲学,或许正是这部"脱缰"电影最想传递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