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伏妖篇》:当魔幻沦为马戏,周氏西游还剩几分真?

2025-07-06 15:31:58

西游伏妖篇打着周星驰监制、徐克导演的黄金组合旗号登陆春节档时,观众席里此起彼伏的手机亮光与孩童啼哭,竟与银幕上光怪陆离的杂耍表演形成了奇妙呼应。这部号称继承《西游降魔篇》衣钵的作品,最终呈现的却像一场失了控的庙会马戏——喧闹有余,回味不足。

影片开场便定下荒诞基调:唐僧师徒化身街头艺人,在 circus帐篷里卖力表演换取盘缠。吴亦凡饰演的玄奘反复吟唱的"乖乖"如同魔性洗脑神曲,林更新版孙悟空顶着金属朋克造型,猪八戒的油彩脸谱与沙僧的巨型鱼怪形态,这些视觉奇观确实令人眼前一亮。但当红孩儿化作机械木偶国王,九宫真人施展浮夸法术时,观众逐渐发现这些华丽特效不过是空洞的糖衣炮弹

相较于前作中段小姐与玄奘荡气回肠的情感纠葛,本片中小善(林允饰)与唐僧的互动宛如儿戏。舒淇惊鸿一瞥的客串非但没能唤醒记忆中的感动,反而凸显出新老角色间的情感断层。当悟空举起金箍棒砸向白骨精时,本该爆发的师徒矛盾竟被一段尬舞草草带过——这种对戏剧冲突的敷衍处理,让西游IP最核心的"渡劫修行"主题彻底沦为背景板。

徐克标志性的暗黑美学在本片中得到零星闪现:蜘蛛精现出原形时诡谲的肢体变形,比丘国皇宫里阴森的傀儡戏法,都令人想起《青蛇》中妖气弥漫的惊艳笔触。可惜这些闪光点被淹没在无休止的插科打诨中,就像把《倩女幽魂》的服化道套进了《东成西就》的剧本——风格撕裂得令人扼腕。

值得玩味的是,片中反复出现的戏中戏结构恰成绝妙隐喻:当银幕里的唐僧团队装模作样表演驱魔,银幕外的电影主创何尝不是在重复同样的把戏?那些精心设计的特效场面,那些刻意堆砌的网络梗,就像马戏团演员抛向观众的彩色气球,砰然炸裂后只剩下一地碎屑。或许这才是影片最大的黑色幽默——它无意间完成了对自身娱乐至死本质的精准解构。

当片尾字幕升起时,恍然惊觉这部耗资数亿的奇幻巨制,留给观众的竟不如86版《西游记》中六小龄童的一个眼神更有分量。在追求视觉奇观的西游改编浪潮里,我们是否早已忘了,那个关于取经路上心灵成长的原始命题?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