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时,总有一盏橘色灯笼在赶山堂的木檐下轻轻摇晃。《无忧渡》的开篇便带着东方奇幻特有的氤氲气息,任嘉伦饰演的冷峻捉妖师宣夜踏着夜露归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永远是母亲揉着面团的身影——面粉簌簌落在粗布围裙上,灶台蒸腾的热气模糊了陈依莎眼角细碎的皱纹,却将那句"给你煨了菌子汤"的叮嘱衬得格外清晰。
这部改编自半明半寐小说的玄幻剧集,巧妙地将人妖纠葛的宏大叙事藏进市井烟火里。当半夏(宋祖儿饰)带着妖族秘密闯入捉妖师的世界,宣夜母亲那双布满茧子的手,却成了最温暖的矛盾调和剂。观众会发现这个不会画符念咒的妇人,总能用晒得蓬松的棉被包裹受伤的小妖,在粗瓷碗里盛满治愈人心的甜酿,就连训斥儿子"又带伤回来"时的擀面杖,落下来都变成了轻飘飘的云朵。
陈依莎此次塑造的母亲形象,延续了她擅长的"柔中带刚"表演脉络。赶山堂木柜台上永远擦得发亮的油灯,藏着比任何法器都坚韧的守护力量。当宣夜与半夏深陷人妖两族的千年恩怨时,正是母亲那句"平安回来吃饭"的朴素愿望,成了贯穿全剧的情感锚点。这种将神话叙事根植于家常细节的处理,让人想起《聊斋志异》里那些会为书生补衣的狐仙,奇幻外壳下跳动着最质朴的人间真情。
值得玩味的是,剧中"捉妖世家"的设定赋予了传统母亲角色新的解读空间。在丈夫久沧溟(刘些宁饰)执剑守护人间正道时,宣夜母亲用糯米糕安抚被误伤的花妖,用艾草香囊驱散孩子们梦魇的行为,恰似东方文化中"以柔克刚"的智慧隐喻。当半夏妖族身份暴露引发冲突时,反倒是这个人类母亲最先张开双臂:"妖怎么了?我锅里炖的菌子精,可比你会疼人。"
从《仁心俱乐部》里用中药香治愈病患的潘母,到此次《无忧渡》中以炊烟对抗黑暗的宣夜娘,陈依莎似乎特别擅长挖掘母亲角色中的"大地能量"。在最新曝光的片花里,她站在银杏树下为宣夜系上护身符的画面,金黄落叶与藏青衣袂交织,恰似古画里走出的守护神祇。当玄幻题材越来越追求视觉奇观时,或许正是这些灶台边的守护者,用最平凡的温暖诠释着最动人的传奇。
随着剧情展开,宣夜母亲与半夏之间"准婆媳"的互动将成为重要看点。一个是深谙妖族弱点的捉妖师之母,一个是血脉特殊的半妖少女,两人在厨房里边包饺子边斗法的场景,已然在社交平台引发"甜辣婆婆VS鬼马媳妇"的热议。当古装玄幻遇上家庭伦理,柴米油盐里长出的奇幻之花,或许正是《无忧渡》最令人期待的破壁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