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淇自编自导处女作《女孩》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25-07-26 07:45:07

威尼斯电影节的金色帷幕即将再度拉开,这座漂浮在水上的梦幻之城又将迎来全球电影人的朝圣之旅。在最新公布的第82届主竞赛单元入围名单中,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舒淇首次执导的电影《女孩》赫然在列。这个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国际影坛激起层层涟漪。

当入围消息传来时,正在台北工作室进行后期调色的舒淇瞬间红了眼眶。这位早已在欧洲三大电影节担任过评委的影后,此刻以导演身份重返威尼斯,心情却比初次走红毯时更为忐忑。"就像第一次把精心准备的礼物送给重要的人,既期待被认可,又害怕不够完美。"舒淇在采访中这样形容自己的感受。她特别感谢了恩师侯孝贤:"从《千禧曼波》到《刺客聂隐娘》,侯导教会我的不仅是表演,更是对电影本质的理解。没有他,就不会有《女孩》的诞生。"

片方同步释出的首张概念海报极具视觉冲击力:斑驳的砖墙上用粉笔画着歪歪扭稚嫩的涂鸦,一个模糊的少女侧影正在擦拭其中某幅画作。这种虚实相间的构图巧妙暗示了影片关于青春记忆与自我重塑的主题。海报右下角"17"这个数字若隐若现,既指向女主角的年龄,也暗合影片中关键的叙事密码。

《女孩》讲述的是高中生林小雨(白小樱饰)在转学过程中遭遇的成长阵痛。这个看似普通的青春故事被舒淇赋予了独特的叙事视角——全片采用16mm胶片拍摄,通过颗粒感的画面质感还原千禧年初的怀旧氛围。值得一提的是,饰演父母的邱泽和9m88在片中贡献了突破性的表演,特别是以歌手身份为人熟知的9m88,将一位挣扎在事业与家庭间的母亲刻画得入木三分。

威尼斯电影节艺术总监阿尔贝托·巴贝拉对《女孩》的评价颇具深意:"这部作品有着令人惊讶的成熟度,它用最私人的记忆触动了最普遍的情感。导演舒淇找到了属于自己作者电影的语言。"这种评价让人联想到2013年索菲亚·科波拉凭借《珠光宝气》获得最佳导演时的盛况——同样是从演员转型的才女导演,同样用细腻笔触描绘少女心事。

影片的诞生过程本身就像一部电影。监制叶如芬透露,2023年舒淇担任威尼斯评委期间,某个深夜在丽都岛的海边突然萌生创作冲动。"那天月光特别亮,舒淇说她看见十七岁的自己站在水里。"这个意象最终成为电影开场的重场戏——女主角在退潮后的沙滩上寻找被海浪冲走的素描本。叶如芬感叹道:"从灵感到成片只用了22个月,在艺术电影中堪称奇迹,这大概就是威尼斯给我们的魔力。"

在表演指导方面,舒淇展现出不俗的导演功力。新人白小樱回忆第一次试镜时的情景:"舒导让我即兴表演弄丢最心爱物品的反应,当我蹲在地上哭得发抖时,她突然走过来抱住我说'就是这种感觉'。"这种注重真实体验的调教方式,明显继承了侯孝贤一脉的写实主义传统。而林品彤饰演的转学生角色,则被要求全程用左手写字吃饭,以塑造人物特有的笨拙感。

电影音乐由日本作曲家岩井俊二御用的小林武史操刀,主题旋律仅用钢琴与八音盒两种音色,营造出既纯净又略带忧伤的听觉氛围。配乐中暗藏玄机——当女主角情绪爆发时,背景音里会出现舒淇本人17岁时录制的笑声采样,这个巧思直到片尾字幕才会揭晓。

纵观威尼斯电影节历史,演员转型导演的作品往往能带来惊喜。2011年,演员出身的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就凭《艺术家》斩获金狮奖;更早之前,罗伯特·雷德福的导演处女作《普通人》也曾在这里大放异彩。这次《女孩》入围,让人不禁期待舒淇能否延续这个传统。对此她回应得颇为睿智:"拍电影就像谈恋爱,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中是否真诚。"

随着电影节临近,影评人们已经开始分析《女孩》的获奖前景。意大利《晚邮报》指出:"在近年女性题材电影井喷的背景下,舒淇用东方美学诠释的成长故事显得独树一帜。"而法国《电影手册》前主编则关注影片的胶片质感:"在数字拍摄成为主流的今天,这种坚持本身就是在向电影传统致敬。"

值得一提的是,《女孩》的服装设计暗藏诸多彩蛋。女主角校服上的第二颗纽扣总是松动,这个细节来自舒淇真实的中学经历;而父亲(邱泽饰)的皮夹克款式,则复刻了侯孝贤《风柜来的人》中的经典造型。这些精心设计的"电影梗",等待着细心的观众在影院中发现。

8月的丽都岛将再次成为世界电影的焦点。当舒淇带着《女孩》踏上红毯时,她完成的不仅是从演员到导演的身份转换,更是一次电影精神的传承。正如她在导演手记中写道:"每个女孩都是未完成的作品,就像每部电影都是对生活的重写。"或许这正是威尼斯选择《女孩》的原因——在这个光影交织的梦幻水城,永远需要新鲜而真诚的叙述者。

本届威尼斯电影节将于8月27日正式开幕,届时除了《女孩》参与金狮奖角逐外,还将有包括阿方索·卡隆新作在内的21部影片同台竞技。电影宫门前的海水依旧荡漾,而华语电影的新篇章,正在这片艺术圣地上书写。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