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星辰低垂。楚昭站在廊下,望着远处灯火阑珊的庭院,心中却浮现一个身影——那个在沙场上飒爽如风、在暗夜里明亮如炬的女子,禾晏。她的出现像一道猝不及防的光,照进他早已被权谋与仇恨浸染的世界。他想起第一次在润都城外见她时的情景,她执剑而立,眉目清冽,仿佛从未被世俗的污浊沾染。那一刻,楚昭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一个不曾被舅父的冷眼、母亲的早逝、朝堂的倾轧所扭曲的少年。
楚昭的仕途如今如日中天,朝中无人不晓他的名号。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切的光鲜背后,藏着他多少深夜的筹谋与孤独。舅父与舅母的态度早已不似从前那般轻蔑,反而频频示好,甚至主动提出要为他打点关系。楚昭只是淡淡一笑,顺势提出一个他们绝不会拒绝的请求——将他已故的母亲迁入楚家祠堂。他知道,这是他对过去唯一的交代,也是对母亲迟来的告慰。那一日,他独自跪在祠堂中,香烟缭绕间,他在心中默念:日后若得所爱,必携她来见您。
禾晏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谜,更是一种救赎。楚昭自幼丧母,寄人篱下,很早就学会用冷漠与算计来保护自己。他本以为这世上再无人能让他放下心防,直到遇见禾晏。她纯粹、坚韧、明亮,像一柄未经雕琢的玉剑,不为权谋所染,不为利益所动。在润都一战中,她以少胜多、用兵如神,甚至让他想起那位早已逝去的飞鸿将军——何如非。但禾晏的锋芒之下,却藏着一种说不清的熟悉感,仿佛他们早已在另一个时空相遇。
楚昭原本是要去送药的。他托人从西域寻来固本培元的珍稀药材,本想亲自交到禾晏手中,却在半途折返。不是不愿,而是不敢。他害怕自己那双惯于操纵权术的手,玷污了她的纯粹。更害怕自己一旦靠近,就会忍不住去探寻她身上的秘密——那个关于飞鸿将军的真相。他知道肖珏与禾晏正在暗中调查何如非之死,而这一切,似乎都与当朝权相徐敬甫有关。
徐敬甫是楚昭的老师,也是将他提拔至如今高位的人。但楚昭从未真正信任过他。朝堂之上,徐敬甫结党营私、勾结外敌,早已不是秘密。楚昭虽擅权谋,却始终守着一条底线——家国江山,不容背叛。他深知,自己与徐敬甫终有一日会站在对立面。而那一日,或许就是禾晏与肖珏揭开真相之时。
动身回京的前夜,楚昭召来心腹应香,低声吩咐明日的行程。他的声音平静如水,眼中却藏着暗涌。次日清晨,车马已备,他却特意绕道至禾晏的住处辞行。两人立于晨雾之中,禾晏的笑容依旧明朗如初阳,而楚昭只是微微颔首,未曾多言。他知道,有些话一旦说出口,便会打破此刻的平衡。转身离去时,他听见禾晏对肖珏轻声说:“楚昭并非大恶之人。”那一刻,他嘴角泛起一丝苦笑。或许吧,但他早已不是善类。
回京的路上,楚昭闭目养神,心中却思绪万千。他想起了母亲生前常说的话:“昭儿,这世间最难得的,不是权势,而是真心。”他曾以为那不过是弱者的自我安慰,如今却因禾晏的出现而动摇。禾晏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他内心深处尚未被仇恨吞噬的部分——那个还会为一句真诚的话而动容、还会为一抹明亮的笑容而心软的自己。
曜京的权谋漩涡从未停止转动。楚昭一回到府中,便收到徐敬甫的密信,信中语气亲昵却暗藏试探。楚昭面不改色地回了一封谦恭的复函,手中却已开始部署下一步计划。他知道,自己必须赶在徐敬甫察觉之前,找到足够的证据扳倒他。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禾晏与肖珏手中的线索。
夜深人静时,楚常会独自登上府中的高楼,远望润都的方向。那里有沙场硝烟,也有禾晏的身影。他想,或许有一天,他们真的能并肩而立,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同一个信念——守住这片山河,让光明不被黑暗吞噬。而那时,他或许能真正有勇气,带她去见母亲。
世间因果,从来环环相扣。楚昭不曾想到,自己半生筹谋,最终竟会被一个女子的出现彻底打乱步伐。但他亦不悔。因为禾晏的存在,让他相信,即便身处黑暗,也能心向光明。